风雨大宋 第381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璋知道这些渠道是机密,外面不好说,他也就不问。其实说穿了没有什么,无非是宋朝与契丹的商贸,情报部门密切留意。也会有一些情报机构的人,做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参与商贸。他们一般就是到敌境去听去看,而不主动做职业外的事情,收集情报。

  杜中宵对情报机构的定位,就是收集消息,主要是心细,以前总结整理的能力。至于发展下线和暗杀之类的,从来不做。要需求,也会由其他的机构出面。

  这些平时汇集起来的消息,是战时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最重要的是准确。对于李璋来说,这些事情闻所未闻,听着甚有兴趣。

  第157章 不可松懈

  不知不觉就到了六月,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都堂里,几位宰执摇头蒲扇,议论着政事。

  王尧臣道:“以前为避免刺激契丹,河北的铁路没有修到边境。如果数年之后要对契丹用兵,铁路要及早修好。中书以为,过了黄河自安利军出发,一路北上,过真定府再到保州。枢府以为如何?”

  杜中宵道:“只有一条铁路,只怕还是不够。现在已经修到大名府,不如再加一条,从大名府出发北上,在武邑一带过建渡口。过黄河后到河间府,最后到信安军,直抵拒马河岸。”

  文彦博听了,摇了摇头:“如此修路,是明摆着要攻契丹了。”

  杜中宵道:“相公,现在这个时候,契丹还会以为能与本朝相安无事吗?”

  文彦博道:“不管如何,铁路不能修到契丹边境。这样吧,西边修到保州,东边修到河间府。如果朝廷定计欲要进攻契丹,再向前延伸就是,也来得及。如果铁路修到边境,契丹必然生事。”

  见杜中宵还要再讲,韩琦道:“文相公老成谋国,说的极是。事情一步一步来,不必一下子就把事情做死。先修到保州和河间府,定了攻契丹,只要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延伸到边境。”

  杜中宵想了想,道:“那便先如此吧。不过,要选好兵力集结的地方,预备粮草,早做准备。”

  王尧臣道:“大名府以北,水泽纵横,并不好修路。不只是黄河,其他河流想要架桥并不容易,只怕会有几个渡口。一有渡口,道路便阻滞,一路就不那么快了。东线不如从齐州出发,走德州北上,一路到河间府。到了战时,可以从京东路运粮草北上,比大名府方便多了。”

  杜中宵道:“此路也有必要。不过,从大名府出发,是为了大军能够统一调动,统一指挥。从齐州北上,就只是运粮草了。便于军事行动,应该是从大名府出发。”

  文彦博道:“此事重要,先让群臣讨论,再定路线吧。修铁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西线可以先动工,以后有余力了,再修东线即可。这两年整军,两湖又营田,朝廷财力不支,不能两线一起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