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367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狄青是自己的老上级,按说应该遵他意思。可对方降了,按照现在军纪,自己应该接受才是。想了又想,道:“若是要降,你回去命军中放下兵杖,接受我军管束就是。若是不肯,那只好打过。”

  白遇子咬了咬牙,道:“若得太尉恩准,放下兵杖何难?只怕太尉在我放下兵杖后,派兵杀戳,我反成了罪人。太尉,不情之请,可肯给在下一言之诺?”

  贾逵觉得可笑,两军交战,哪有这样一心想要投降的?而且这样投降,太过草率了些。道:“只要你们降了,自然保你们性命。不得杀降,是朝廷军纪,哪个敢犯了?”

  第119章 临别之言

  张玉对狄青道:“太尉,党项残军北上,降了贾逵。不如,命贾逵把降兵送来,我们——”

  狄青沉声道:“贾逵是韩琦的属下,如何肯听我的军令?此战已经结束,准备向朝廷报功吧。”

  张玉道:“这伙逆贼,从银州逃出来,引得我们大军十万北上,岂能如此轻松饶过?这次不杀一儆百,只怕党项以后不服!左右最后一战,不如杀个人头滚滚!”

  狄青摇了摇头:“两军作战,怎么样都行。既然党项人降了,那自然按降兵来。不要多说了,等杨遂到来,随我一起北去见贾逵。他现在做到了方面之将,算是朝适重臣了。”

  张玉见狄青态度坚决,不敢再说,勒马一旁,等候杨遂。

  狄青看着北边的茫茫大漠,心中空落落的,有难以言说的滋味。从二十年前调到延州做指使,一路拼搏,四十多岁做到枢密使,狄青是宋军中的传奇。从小卒到太尉,狄青当然不是惟一的一个,但在宋朝立国六七十年,统治稳固的时候做到这一点,却是罕见的。

  做下级军官时,狄青作战勇猛,在当时连战连败的宋军中,屡立战功,也得到了越级升擢。做到中高级军官,能够团结属下,得到将领的爱戴,更是难得。

  有今天的地位,狄青当然不是一个只知道带兵打仗的人。在西北为将帅时,一边得到属下拥护,一边与上司搞好关系,是狄青升入中枢的关键。最后南征平侬智高,一战功成,登上巅峰。如果不是杜中宵异军突起,他就是宋军的象征,没有人会质疑他的能力。

  然而这一切都结束了。攻灵州时,狄青还觉得不服气,觉得自己运气不佳。进入横山之后,多地出现屠城抢掠,狄青就知道自己的军事生涯将要终结在这场战事。彻底灭掉最后的党项残军,是让自己的军事生涯有个结局,其实并没有太大用处。此战回京,依然可以高官厚禄,但很难再次掌军作战了。

  二十年间,一直手握重兵。虽然除了平侬智高,并无大胜,但也甚少败绩。最后落到这个结局,心中难免失落。党项灭亡,一个新的时候代开始了。

  此战是狄青给自己的军事生涯划个句号,并不是为了发泄,张玉说的杀个人头滚滚,在狄青心中并无必要。他们降了贾逵,算是运气,留下了性命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