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352节(3 / 7)
亲兵应诺,转身快速去了。
刘几对韩琦道:“城头党项的炮已经被打掉了,等到炮兵把党项守军全部赶下城墙,便就可以蚁附攻城。没想到,党项人的炮只是看着厉害,与我军城上城下对轰,也不是对手。”
韩琦点头:“党项人只是照着我们炮的样子,铸了这些炮出来。射程既没有我们的长,也没有我们火炮的威力,不如是应该的。让前线查一查,这一点损坏了多少炮。”
刘几应诺,派了亲兵出去,到前线询问炮兵的损失情况。不一刻回来,禀报这一阵炮兵对轰,宋军一共损失了五门炮,看城头的样子,应该打掉了党项十向门。
韩琦道:“今日战况,应该报灵州的狄太尉。不必怕党项人有炮,也未必非重炮不可。只要炮兵不怕死,与敌人抵近对轰,党项人无法抵挡。只要打掉了他们城头的炮,就只能束手就擒。”
刘几点了点头,道:“说起来,还是军中对炮不熟。一见敌人打得更远,自己心里先怯了,不敢抵近与敌对轰。其实想想也是,我们练得辛苦,有军校专门教授,炮兵的精度只是如此,党项人怎么可能打得更准?本朝军中,炮的数量不知道是党项人的多少倍,对轰他们也抵挡不住。”
韩琦道:“炮兵是军中第一珍贵兵种,练起来更难,待遇更好,却少了些勇气。他们应该能够抵近作战,才能发挥最大威力。静州一战,最大的意义,就是看清楚了,守城的敌军有炮也不那么可怕。”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党项人把火炮布置在城头,没有有效的防护。宋军立起炮位,炮弹一旦能够打上城墙,便就立即占据了优势。城头守方,应该建起炮的掩体,避免被对方炮击,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只是这个时代,炮兵本身就是新事物,哪里能够想到?在党项人看来,自己有炮,居高临下,应该就能够克制宋军炮兵了。却不知,火炮使用不当,威力就大打折扣。
第80章 柳暗花明
灵州城外,狄青看完文书,交给一边的张玉。道:“韩太尉已破静州,正在那里等待。文书中说静州也有炮,不过不多,也不如本朝的火炮犀利。炮兵宁愿受些损伤,直逼静州城下,与党项对轰,打掉了他们城头的炮。后边不必说了,火炮逼得城头没有党项守军,蚁附破城。”
张玉听了,急急忙忙接了文书。他识字不多,看了好一会,才把文书得明白。收起文书,张玉对狄青道:“太尉,如此说来,我们不必等重炮,也可以攻城了?”
狄青沉思一会,点头道:“可以。只是灵州不是静州可比,城池很大,又近水边。若是近了,我们的炮损失得必多,就怕炮兵没有抵近交战的勇气。”
张玉猛地站起来,道:“两军交战,步兵拼死杀敌,何曾怕过!为何炮兵拿的钱多,反而就不如步兵了呢!军中赏赐,给他们多一些,不信不敢上前!”
狄青点了点头,道:“说的也有道理。现在二十余万大军围灵州,说实话,若强逼他们攻城,只怕有贪生怕死之辈,反而扰乱了军心。若是先由炮兵上前拼杀,倒是可以震慑军中的将领。”
狄青是底层出身,后来虽然进了军校,也学过炮兵的相关知识,但对炮兵具体作战实在不熟。不是他不知道作战当奋勇争先,而是知识所限,一见城头的炮兵射程超过自己炮兵,便就觉得没有办法应对。
↑返回顶部↑
刘几对韩琦道:“城头党项的炮已经被打掉了,等到炮兵把党项守军全部赶下城墙,便就可以蚁附攻城。没想到,党项人的炮只是看着厉害,与我军城上城下对轰,也不是对手。”
韩琦点头:“党项人只是照着我们炮的样子,铸了这些炮出来。射程既没有我们的长,也没有我们火炮的威力,不如是应该的。让前线查一查,这一点损坏了多少炮。”
刘几应诺,派了亲兵出去,到前线询问炮兵的损失情况。不一刻回来,禀报这一阵炮兵对轰,宋军一共损失了五门炮,看城头的样子,应该打掉了党项十向门。
韩琦道:“今日战况,应该报灵州的狄太尉。不必怕党项人有炮,也未必非重炮不可。只要炮兵不怕死,与敌人抵近对轰,党项人无法抵挡。只要打掉了他们城头的炮,就只能束手就擒。”
刘几点了点头,道:“说起来,还是军中对炮不熟。一见敌人打得更远,自己心里先怯了,不敢抵近与敌对轰。其实想想也是,我们练得辛苦,有军校专门教授,炮兵的精度只是如此,党项人怎么可能打得更准?本朝军中,炮的数量不知道是党项人的多少倍,对轰他们也抵挡不住。”
韩琦道:“炮兵是军中第一珍贵兵种,练起来更难,待遇更好,却少了些勇气。他们应该能够抵近作战,才能发挥最大威力。静州一战,最大的意义,就是看清楚了,守城的敌军有炮也不那么可怕。”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党项人把火炮布置在城头,没有有效的防护。宋军立起炮位,炮弹一旦能够打上城墙,便就立即占据了优势。城头守方,应该建起炮的掩体,避免被对方炮击,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只是这个时代,炮兵本身就是新事物,哪里能够想到?在党项人看来,自己有炮,居高临下,应该就能够克制宋军炮兵了。却不知,火炮使用不当,威力就大打折扣。
第80章 柳暗花明
灵州城外,狄青看完文书,交给一边的张玉。道:“韩太尉已破静州,正在那里等待。文书中说静州也有炮,不过不多,也不如本朝的火炮犀利。炮兵宁愿受些损伤,直逼静州城下,与党项对轰,打掉了他们城头的炮。后边不必说了,火炮逼得城头没有党项守军,蚁附破城。”
张玉听了,急急忙忙接了文书。他识字不多,看了好一会,才把文书得明白。收起文书,张玉对狄青道:“太尉,如此说来,我们不必等重炮,也可以攻城了?”
狄青沉思一会,点头道:“可以。只是灵州不是静州可比,城池很大,又近水边。若是近了,我们的炮损失得必多,就怕炮兵没有抵近交战的勇气。”
张玉猛地站起来,道:“两军交战,步兵拼死杀敌,何曾怕过!为何炮兵拿的钱多,反而就不如步兵了呢!军中赏赐,给他们多一些,不信不敢上前!”
狄青点了点头,道:“说的也有道理。现在二十余万大军围灵州,说实话,若强逼他们攻城,只怕有贪生怕死之辈,反而扰乱了军心。若是先由炮兵上前拼杀,倒是可以震慑军中的将领。”
狄青是底层出身,后来虽然进了军校,也学过炮兵的相关知识,但对炮兵具体作战实在不熟。不是他不知道作战当奋勇争先,而是知识所限,一见城头的炮兵射程超过自己炮兵,便就觉得没有办法应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