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338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东华门外,街道上还是热闹非常。街上人流如织,各路小贩或是在路边摆摊,或是挎个篮子高声叫卖。东京城号称南河北市,南河自然是大相国寺前的蔡河航线,北市就是这一带。

  欧阳修道:“天色还不太晚,我们不如找个酒家,饮两杯淡酒如何?”

  王珪道:“如此正好。这个时节回家,也是无事可做。”

  杜中宵正要与朝臣交往,自然也不推辞。

  胡宿道:“那便到南边的高阳正店去,那里一味炙羊肉极是入肉,他处不可比。”

  四人结伴,带着随从,一路南行,到了宣德门转向东,到了高阳正店。这里离着杜中宵家不远,倒是方便。杜中宵自到京城,连自家附近的酒楼都没有搞清楚。

  夜已深,高阳正店门前的彩楼下空荡荡的,只有几个小厮站在门外。附近的街道上,还有稀稀拉拉几个摊贩,卖着各种吃食。由于离相国寺不远,街道上还有不少行人。

  见到四人过来,小厮急忙上前。一边问候,一边引着四人进了彩楼。到了二楼临街阁子里,四人坐下来,叫了酒菜,小厮自去安排。

  胡宿对王珪道:“你与杜中丞是同年进士,一直做清贵词官。人言词官是晋升之阶,到了今日却是中丞官位在前,倒是本朝罕见。”

  王珪道:“如何能比?杜中丞在京西路、河曲路,立下了多少大功?本朝有今日,内外清明,有多少是靠着杜中丞来的?我不过写写文章,当然无法与中丞相比。”

  御史中丞跟翰林学士一样,都是四入头,做得好了下一步就可以做宰执,地位相差不多。但差遣如此,官位可就差得多了。杜中宵已是尚书,王珪未到侍郎,相距甚远。这还是中进士前,王珪就已经为官多年,不然不可能现在做到翰林学士。

  杜中宵以边帅入京,年纪又轻,功劳又大,许多大臣愿意结交。宰执倒也罢了,他们地位本就在杜中宵之上,朝廷又禁止宰执跟御史中丞有什么关瓜葛,翰林学士之下的官员,可就没那个忌讳。

  欧阳修道:“杜中丞以而立之年,立军功无数,连败强敌,实在社稷之臣。”

  杜中宵拱手:“诸位过眷。不过是时机到了,正好赶上而已。”

  欧阳修笑道:“到边地为帅的官员多了,如何其他官员就赶不上呢?中丞连败契丹和党项,重新恢复西域,此立国未有之大功。任期一到,便放手兵权,入朝为官,实在是我辈楷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