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319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席间的官员,有的人觉得御史中丞的官职对杜中宵来说有些低了,不过作为独立宪台,官和职都足够,去任职还是算高升。有的干脆认为,这是杜中宵进入中央的一个好机会。

  听着他们的议论,杜中宵慢慢有些反应过来。宋朝从总体上,文臣武将分离,虽然从前些年与党项交战起,用文臣为统帅渐渐习以为常,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带过兵打仗的官员,总是有些不同。而像杜中宵,带兵打仗,屡立战功,可想而知其风格,对百官必然心中严厉,当然会觉得震恐。

  杜中宵听着蓝元震话中的意思,甚至京中有官员认为,用杜中宵为御史中丞,是皇帝要重顿吏治的表现。很可能接下来,就有对全部官员的大动作。

  听着众人的话,杜中宵觉得有一股荒谬的感觉。自己如果不是资历太浅,肯定回去做宰执,哪里会退一步接这个什么御史中丞。虽然监察百官,礼遇特殊,这样的职位终究是要得罪人的。在朝廷做官,除了要有功劳,还要不得罪人不是?

  其实这个年代,得罪人不那么可怕,与杜中宵前世的官场有很大不同。中间有皇帝,官员之间的拼斗,终究是要经过皇帝进行。只要皇帝能够看重,满朝皆敌又如何?

  杜中宵做了十几官,一直未进京城,前世印象太深,还没有看破这个年代官场的特点。

  第210章 韩琦到来

  蓝元震走后,又等了一二十日,进入七月,韩琦才卸任枢密使,到了胜州。

  迎了韩琦入帅府,杜中宵道:“河曲这个地方,到了七月,天就凉了。太尉迟迟不来,倒是让我不知道干什么好。现在内外平静,正是最好的时候。”

  韩琦笑道:“现在的枢密院,可与以前的不同,我非要等到新任枢密使,才能离开。”

  杜中宵问道:“不知新的枢密使是何人?不知军事可是不好。”

  韩琦摇了摇头:“贾昌朝相公。他在河北多年,那里的禁军整训参与很多,不算不知军事的人。”

  杜中宵默默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贾昌朝专精于经学,是给现在的皇帝讲经而受赏识,实际政务上可没有韩琦的本事。他入朝受重要,显然是皇帝的关系。

  入了帅府,韩琦左右看看,道:“当年与党项大战的时候,胜州可不似现在繁华。三年多时间,节帅统帅一路,军功无数,地方发展得也让人不敢相信。”

  杜中宵道:“这里是贸易要道,自然商业发展得起来。有了钱,就一切好说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