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297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富弼道:“依节帅心思,于阗国里,哪些是他们管的?哪些又是朝廷管的?总要分得明白,两者才能并行不悖。如果不分清楚,一国二主,将来总是难免会出祸端。”

  杜中宵道:“于阗本就有新旧两城,在我想来,其中一城为军城,驻扎大军,另一城则为新的于阗国都。除了驻当地的军中事务,其余俱可由于阗国来管辖。拨出一部分土地来,为军队驻地,和军城一起归属于朝廷所有。其境内用番法治番事,省却许多麻烦。”

  西域的人口,部族众多。除了土著之外,还有外迁入的突厥人、回鹘人、粟特人等,以及各种来源的小部族。宋军进入,短时间内,还应该是各族共治的局面。于阗主要就是土著人,让他们自己立国,自己治理,中央朝廷主管军事。其他地方,如果可能,也可以建立这样的王国。如果不可以,那就直接郡县其地。无非是学着河曲路这里,集村并镇,人口集中居住而已。

  杜中宵这样做,就是因为西域的人口太杂,各部皆各自独立,没有共同来源。大军进入之后,全部郡县其地,代价实在太大,而且朝廷力有未逮。河曲路只有几州,官员都不能够配齐,进入西域之后,州县必然会更多,配齐官员就太难了。不如暂且建立几个王国,因番俗而治,慢慢同化他们。

  当然还有一点,西域除黑汗国外,其余势力皆是佛国,与中原的习俗不同。离开二百余年,西域佛事已经跟中原差得太多,需要时间,渐变其俗。此时的西域佛事,包括土蕃,与后世的密宗为主不同,中原的高僧大德在那里极受欢迎。这也是为什么朝廷送尉迟三郎到大相国寺,甚至到五台山的原因。

  富弼点了点头,对此没有异议。于阗国灭近五十年,黑汗又传教凶猛,很多风俗已经变了。不用于阗国,朝廷大军进入并不容易。

  第152章 恰逢其时

  锅里的水开了,杜中宵挟了一片肉涮过,夹出来在酱碗里了一蘸,放进嘴里吃了,对众人道:“锅里已经好了,我们下肉吃!”

  几个人夹着面前的肉放到锅里,涮得熟了入口,都不由夸赞。现在是秋天,正是宰杀牲畜准备过冬的季节,肉又新鲜又便宜,王普给的量也多。

  一边喝酒吃肉,杜中宵一边道:“赵滋已入伊州。前两日来公文说,伊州城里不足千户,另两个纳职和益都更少,简直不成城镇。西域那里,如果本地不通商路,估计就是这个样子,没什么人户的。唐朝时候,是南北两条商路,合到伊州,从那里入河西,辗转到中原来。后来党项据有中原,封闭了商路,伊州便就废了。如果铁路通到伊州,南北两路就都可以兴盛起来,伊州复起有望。”

  富弼道:“南边重建于阗国,节帅要如何处置伊州?”

  杜中宵道:“伊州正处到河西的路口,在西域的地位,跟河曲路的胜州相差不多。而且那里有不少中原遗民,自然是郡县其地,派出官员,作为朝廷的州县来处理。”

  富弼点了点头:“是啊,西域要想稳定,必然要有郡县其地的地方,不能全是王国自治。”

  杜中宵笑道:“王国自治的地方,必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似铁路通到的地方,必然人口不缺,地方繁华,自然不用王国自治。虽然一时人力不足,时间久了,必不会如此。”

  李复圭道:“节帅说的是。这些年来,官员不知多了多少,而官位不足。前两年,因为中原大力建厂设监,俱都用到官员,官位多了许多,不似前几年那么难了。也正是因为内地建厂设监的关系,一时间官员不足,新开出来的土地没有人愿前来为官。过上几年,铁路修了,内地的官位不够了,还愁没有人来吗?只是一时的事情,对于官员不满不用担心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