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290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重新坐下,杜中宵道:“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春天了,必须要重定规划。诸位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控讨。”

  富弼道:“节帅如此安排,当无大错。不过,依此布置,是否用于党项的兵力过多?”

  杜中宵点了点头:“副使说得对,大部分兵力,都是用在防御党项。没有办法,朝廷的意愿就是如此。对契丹不敢说有必胜之势,还是先以对付党项为主。”

  说到底,朝廷对于与契丹作战,信心不足。虽然去年河曲路作战大胜,契丹未受重创,主力都安全撤回。紧随而来,河曲路大军被拆得七零八落,再练出那样的军队,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对于党项,虽然也是失败得多,宋朝的信心还是足一些。哪怕契丹内战,宋朝的军事目标,还是对着党项。

  富弼点了点头,又道:“现在党项恭顺,没有作战的理由。下官以为,还是以西域为主的好。”

  杜中宵无奈地道:“西域地方广大,势力弱小,确实适宜用兵。不过,进攻西域,要以铁路修好为主。铁路修到哪里,本朝的势力就可以到哪里。铁路未到,还是不适合大规模用兵。”

  从河州一路向西修铁路,全是黄沙,已经不容易。铁路不是修好就可以了,平时要养护,一路上要有站点,修路护路的人力需求不少。其他地方还罢了,河州向西,养护的代价不小。只能靠着西域的商路从铁路而来,收些税赋,有经济刺激。

  从河州到伊州,其间相距三千余里,中间只有居延一个大的补给点。对于河曲路来说,支撑下来并不容易。到了伊州,向西全是地广人稀的地区,连修路人口都不好抽调,谈何容易。现在河曲路,人口不多,地方实在太大了。

  第133章 两件大事

  辞别众人,杜中宵回到住处。院子里一株桃花,刚刚抖出骨朵,在阳光下的微风中颤抖。杜中宵看着桃树,微微伸了个懒腰,暗暗叹了一口气。

  在河曲路待了一年了,杜中宵感觉得出来,包括自己,很多人的心理变化很大。这一年时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且冬天漫长,一年中几乎一半时间做不了事,人很容易懈怠。

  从十月到三月,几乎半年的时间无法做事,很多事情就耽搁下来。如果不是半年的冬天,河曲路现在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什么事情都停滞。去年败了党项,形势一片大好,本可以借势略作修整之后,四面出击。结果紧随而来的是人员替换,全军整改,很多人麻木了。

  直到现在,河曲路才刚刚缓过气来,可以做一些事情。可看现在情形,下面人员的心态,十分地不乐观。新来的富弼,一心想着重新搞出一场大胜,而其他人就没有这个心气了。

  小青从屋里面出来,对杜中宵行礼:“官人,今日前面送了几尾大鱼,说是什么黄河开河鱼。我红烧了一尾,官人尝一尝。”

  杜中宵道:“真是难为了你。开河鱼是这一带的名菜,味道肥美,而无土腥气,你也尝一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