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260节(4 / 7)
赵祯点头,恍然大悟,对一边的小黄门道:“速去宣口谕,
枢密近前说话!”
小黄门快步出游廓,跑到韩琦面前。宣了口谕,韩琦才随着小黄门,到了游廊里。
到赵祯面前,韩琦捧笏行礼:“陛下,微臣奉命后苑演武。演武已毕,火枪兵未损一兵一卒,全灭对方。虽不能尽显当日顺化渡一战风采,也可见其大概。那边的木人已经摆好,上面留有枪眼,陛下可派人检视。若有不实,可治微臣之罪!”
赵祯连连点头:“好,好,枢密辛苦。今日宫内演武,只是让朕和百官看一看,当日顺代渡一战歼敌六万的威风。看到了,此诚前所未有之大胜!枢密可命演武将士,列阵出宫,各回军营,等候封赏。今日宫中设宴,就让这些木人摆在这里,百官看一看,为河曲路将士贺!”
百官一起向韩琦道贺。韩琦心中暗叹了一口气,今天在这里的本该是杜中宵,可惜这几个月他立的军功太大,带领所部兵马表现出来的战力太强,只好由自己代替。不解决朝廷对他和河曲路军队的信任问题,这份荣耀他就不能获得。
韩琦吩咐演练的五百余士卒出宫,回到自己军营,赵祯便就在刚才演练的空地设宴,筵请百官。
那些火枪兵实在吓人,他们不离去,百官还真没那个胆量出游廊。等到他们列阵出宫,才随着赵祯出来,近前观看。木人身上留有枪眼,无一幸免,众人啧啧称叹。一日游筵,留下了许多诗词文章,赞颂顺化渡一战。杜中宵的威名,由此传遍天下。
第56章 身边人
寝宫书房里,赵祯问石全彬:“你在河曲路军中数月,觉得杜太保如何?”
知道这话不是随便问的,石全彬想了一会,才道:“官家,小的与经略只是公事往来,没有什么私交。说的不对的地方,官家莫见怪。”
赵祯道:“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此处是我寝宫,出你口,入我耳,只当君臣闲谈。”
石全彬道:“那小的就直说了。杜经略此人,在军中不管是对我,还是对其余部将,一向都是公事公办,其余甚少私下往来。除了十三郎跟在他身边数年,偶尔做些私事之外,其余都无深交。”
赵祯道:“十三郎,就是那个河曲路的骑兵首领么?他一介平民,若不是杜太保提拔,如何能做得那样高位?多少禁军将领数十年,战场拼杀,也远不能与他相比。对了,他出身哪里?”
石全彬道:“十三郎是亳州人,本姓武,本族排行十三,人人皆称其十三郎。杜经略在亳州为官的时候,一次出巡恰巧遇到他,便让他随在身边,取个名字名松。经略赏识此人,不过他做到骑兵首领,倒不是因为经略。此人身躯长大,力大无穷,禁军中也少有这样的好汉。营田厢军建骑兵,十三郎也入军中学习,每考皆优。日常演练,不管单兵还是带兵作战,无人是他的对手,这首领人人都服气的。现在河曲路的骑兵,本就是十三郎一手建起来。人是他练出来的,战法也是他一点一点带人完善起来。”
↑返回顶部↑
枢密近前说话!”
小黄门快步出游廓,跑到韩琦面前。宣了口谕,韩琦才随着小黄门,到了游廊里。
到赵祯面前,韩琦捧笏行礼:“陛下,微臣奉命后苑演武。演武已毕,火枪兵未损一兵一卒,全灭对方。虽不能尽显当日顺化渡一战风采,也可见其大概。那边的木人已经摆好,上面留有枪眼,陛下可派人检视。若有不实,可治微臣之罪!”
赵祯连连点头:“好,好,枢密辛苦。今日宫内演武,只是让朕和百官看一看,当日顺代渡一战歼敌六万的威风。看到了,此诚前所未有之大胜!枢密可命演武将士,列阵出宫,各回军营,等候封赏。今日宫中设宴,就让这些木人摆在这里,百官看一看,为河曲路将士贺!”
百官一起向韩琦道贺。韩琦心中暗叹了一口气,今天在这里的本该是杜中宵,可惜这几个月他立的军功太大,带领所部兵马表现出来的战力太强,只好由自己代替。不解决朝廷对他和河曲路军队的信任问题,这份荣耀他就不能获得。
韩琦吩咐演练的五百余士卒出宫,回到自己军营,赵祯便就在刚才演练的空地设宴,筵请百官。
那些火枪兵实在吓人,他们不离去,百官还真没那个胆量出游廊。等到他们列阵出宫,才随着赵祯出来,近前观看。木人身上留有枪眼,无一幸免,众人啧啧称叹。一日游筵,留下了许多诗词文章,赞颂顺化渡一战。杜中宵的威名,由此传遍天下。
第56章 身边人
寝宫书房里,赵祯问石全彬:“你在河曲路军中数月,觉得杜太保如何?”
知道这话不是随便问的,石全彬想了一会,才道:“官家,小的与经略只是公事往来,没有什么私交。说的不对的地方,官家莫见怪。”
赵祯道:“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此处是我寝宫,出你口,入我耳,只当君臣闲谈。”
石全彬道:“那小的就直说了。杜经略此人,在军中不管是对我,还是对其余部将,一向都是公事公办,其余甚少私下往来。除了十三郎跟在他身边数年,偶尔做些私事之外,其余都无深交。”
赵祯道:“十三郎,就是那个河曲路的骑兵首领么?他一介平民,若不是杜太保提拔,如何能做得那样高位?多少禁军将领数十年,战场拼杀,也远不能与他相比。对了,他出身哪里?”
石全彬道:“十三郎是亳州人,本姓武,本族排行十三,人人皆称其十三郎。杜经略在亳州为官的时候,一次出巡恰巧遇到他,便让他随在身边,取个名字名松。经略赏识此人,不过他做到骑兵首领,倒不是因为经略。此人身躯长大,力大无穷,禁军中也少有这样的好汉。营田厢军建骑兵,十三郎也入军中学习,每考皆优。日常演练,不管单兵还是带兵作战,无人是他的对手,这首领人人都服气的。现在河曲路的骑兵,本就是十三郎一手建起来。人是他练出来的,战法也是他一点一点带人完善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