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220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饮了几杯酒,贾逵道:“在京城的时候,常听人议论提举的营田厢军,其中炮兵尤为犀利,见者无不称道。可惜我们出战匆忙,不能多待几日,亲眼看上一看。”

  杜中宵道:“都监若是有心,总有机会看的。”

  说到这里,狄青对杜中宵道:“提举,既然今日相见,顺便讲一讲如何应对战事。依朝廷之意,除了我带的厢军,提举的营田厢军当别为一路。杨畋为广南两路捉杀盗贼,自该带营田厢军出战。只是整支厢军由何人为帅,朝中尚未议定。想来提举料理了常平司事务,还是会由你带军出战。能够带出一支人人夸耀的强军,没有不能打仗的道理。依我之意,由杨畋先带两三千轻装厢军,在我之后南下,为先锋。广南瘴气一消,侬智高必不能久恋广东,可命杨畋带军入韶州,蹑其后路。”

  杜中宵道:“朝廷之意,征南由太尉一手主持,我自无异议。等大军过去,便让杨钤辖带三千火枪兵,装备轻装火炮,南下韶州。”

  狄青点头同意,两人商量些细节,一边喝酒。

  自己做营田厢军南下的主帅一直定不下来,常平司不能突然放手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皇帝和朝廷大臣,对自己能不能带兵还有疑虑。赵瑜看过一次,石全彬又看过一次,杜中宵的带军方法,跟他们熟悉的禁军大不相同。而在朝中军事上得到信任的,多是前方老将,如何肯信杜中宵?

  这种事情没有办法,自己能做的,杜中宵都已经做了,现在只能等待。看朝中能不能下决心,肯让自己带军为帅,去打这一仗。

  这一仗的意义重大,如果打得好,立下大功,不只是自己有了军功,也可为营田厢军正名。得大了别人承认,有了支持,营田厢军的战法才能良性发展。如若不然,自己终于离开京西路一天,以后营田厢军的前途可就难说了。

  第235章 先锋南下

  狄青大军离开之后,杜中宵以杨畋部下为主,配合一部分轻炮和霰弹炮,组成一支三千人的轻装部队。由杨畋率领,南下荆湖南路,由那里入韶州。到了广南东路,就由杨畋临机指挥了。

  在车站,杜中宵送杨畋上车,对他道:“钤辖,我们在京西路数年,带了这样一支兵马出来。能战不能战,就看这一仗了。你带广东之后,当轻装急进,拖住侬智高兵马。如果拖得够久,一两个月后带兵前去接应,就此灭了他,为国立功。有了胜仗打底,我们练的这军才真正成了。”

  杨畋道:“我省得,提举只管安心。只要那厮敢仗着兵多,与我作战,我必拖住他。蛮人哪里有什么像样的军器?一向又无纪律,碰上我们的军队,哪怕没有火炮,只靠火枪兵都能战而胜之。我听说那厮久攻广州城不下,转头向北,攻略州县,还带着女子随行,一路作乐,哪里有个能打的样子!”

  杜中宵点头:“钤辖与蛮人作战多次,一切知之甚详,我就不罗嗦了。再三叮咛,最关键的不是去打几场胜仗,而要以拖住侬智高主力在广东为目的,等到我们大军支援。”

  杨畋点头:“明白。只要侬智高不过梧州,提举后续带大兵到来就打得上,我记得了。”

  梧州是郁江的重要节点,一过那里,就进入广西路,从地理上应该以桂州和邕州为中心了。在广东的军队难以得到支持,交通也不便利,大仗只能留给狄青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