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130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游员外道:“在下不是这个意思。知军官人跟我们说了办榨糖场的事,我们几个商人也合计,觉得极有道理。只是没个人牵头,这事不好做起来。若是朝奉到川蜀走一趟,带头做起此事,功德无量。”

  杜循连连摆手:“川蜀千里之外,我如何去得?此事不妥!”

  游员外道:“其实也没有多远,从这里沿着黄河南下,到绛州渡河,到京兆府,便是到川蜀去的大路。像我们贩砂糖,一趟也不过几个月的功夫。现在外面修路,更加方便。朝奉,这是笔大买卖,若是能够做起来,一年赚的钱以万贯计,比卖酒可强得多了。”

  听着这话,杜循不由有些心动。这些年他一直在家里经营产业,现在一切都稳定了,家境殷实,有些静极思动。到底是举人身份,一辈子做个富家翁,有些不甘心。儿子已经中进士做官,杜循是不可能再折腾科举了,经商也是一条出路。

  杜中宵二十余岁,做到知军,虽然自己经常感慨不得志,无处施展抱负才华,在别人眼里就完全不同了。这个年纪,做到州军主官,前途无量,唐龙镇里的商人都想巴结。奈何杜中宵爱惜前程,跟这些商人一直保持距离,让大家有力气无处使。碰到杜循,游员外就觉得自己拣到了宝。巴结不了杜中宵,巴结他父亲也是一样的,说不定更好。

  作为有数的几个大砂糖商人之一,游员外有无数赚钱的路子,就怕杜循不想赚钱,不然总有一款适合他。只要拉他与自己合作,以后必然有说不尽的好处。

  一起合作买卖债券最容易,上手快,赚钱快,又在唐龙镇里,好处最多。其次就是建榨糖场,那里是这些砂糖商人的老家,一搭上了线,一辈子的好处。而且杜中宵说的有道理,这确实是条赚钱路子。从产糖到贩运砂糖,两条路子接起来,以后有赚不完的钱。

  杜循在家里经营农庄几年,自觉有些经验,听了游员外的话不由心动。那里远是远了一些,好处是连着唐龙镇这里,别人都要奉承自己。避开了杜中宵的辖地,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第144章 做大事情

  后衙,杜循看着端上来的一锅羊肉,不悦地道:“往常在家里,羊肉也吃得多。现在千里之外,我前来看你,怎么端一锅肉上来?偌大的唐龙镇,就没有点别的好吃的?”

  杜中宵笑道:“阿爹,是真不一样。这的羊,吃苦碱水长大,肉质鲜美,没有丝毫膻味。今日的羊是来自西边的一个蕃落,肉质格外好,你和罗主管吃一吃就知道了。”

  说完,杜中宵让十三郎把锅里的肉取出来,在一个大盘里摆好。煮的都是羊肋,每块都留着一小块骨头,便于用手拿着吃,是杜中宵从前世的手抓羊肉学来的。

  杜循不信,羊肉不都是一个味道?抓起一块吃了,面色缓和,点了点头:“味道还真是不一样,这肉鲜嫩得多,不是寻常羊肉可比。常说各地风土不同,习俗不同,没想到羊也不一样。”

  杜中宵道:“也不尽然,这里自古以来养羊的多,品种繁多,自然就会有一些地方格外不同。外面的羊肉也不都是这般好,有几个地方特别,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前些日子,这个蕃落来唐龙镇,送了几只羊,我养在衙门里,你们今日来,便宰了一只。”

  说完,取了酒来给杜循倒了一碗,又道:“阿爹,这是河东路这里的菖蒲酒,味道清香,最适合这个时候饮用,您尝一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