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116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中宵面色不悦:“已经说过唐龙镇是自由贸易之城,不收商税,各自交易,我如何去记下你说的那些?若是查得这样仔细,以后哪里还有商人到这里?”

  白涣不以为然地道:“知军莫要诳我没有见识,马匹贵重之物,必然是军中收买——”

  杜中宵摆手:“即使是军中收买,也是派商人前来,回去之后另行结算。在城里,商人买卖,官府是不管的。——主管,这是第一次交易,我卖太尉个面子。你那里派几个人,我命城里的人帮着,四处去看马的情形。到底如何,你们自己记录,与我不相干。”

  白涣听了不死心,问道:“难道知军就不在城里做生意?”

  杜中宵道:“本朝律法,不许如此,我在城中并没有生意。”

  白涣想了想,又问道:“知军没有生意,难道官府也没有?”

  “城中商户,俱是商人,这是城中规矩。”

  听了这话,白涣不由愣住,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按契丹的规矩,做这种事情,自己不参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如行军打仗,契丹贵族抢夺战利品,甚至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好处,费心费力为了什么?

  这就是国情不同,宋朝官员的俸禄比契丹的优厚,相应的约束也多。官员想不想给自己捞好处?当然也想。不过对于宋朝官员来说,不会如此露骨,手段要隐蔽得多。就是杜中宵,也想着等过几月父亲来了,从唐龙镇的贸易中自家也赚些钱,不会跟白涣这样就是了。

  大权在手,赚钱的办法有很多,直接下场,这吃相太难看了。在并州的时候,杜中宵建毛皮货场还赚了一笔钱呢,却没有经商,他自然有其他的办法。

  第110章 吃好喝好

  来的商人太多,城中安置不下,大部分商人都在城外扎营。只有那些大户,或者是跟契丹官有各种联系的,才进入内城客栈住下。一直到午后,才大致安顿下来。

  风餐露宿了数日的各路商人,一涌入城,第一件事就是找各种食肆,填饱肚子。

  冯原三人坐在自家店门口,看对面的面馆挤满了人,各种各样的语言,好多听不懂。面店里的五个小厮,脚不沾地,不住地从里面端食物出来。

  面店主人的手艺,是从营田务那里学来的,简化版的刀削面。这种吃法是杜中宵带来,不过跟他很多记忆中的知识一样,只记了个大概,细节则是各人琢磨。这种食物最大的好处,就是快。一口硕大无比的铁锅,下面煤火通红,围着三个师傅,一刻不停地向里面削面。面煮好之后的浇头,只有一种,就是羊骨汤,配上几大块煮得酥烂的羊肉,点缀春韭和绿豆芽,香味扑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