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98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中宵道:“山地以北是契丹地界,向来禁止向本朝卖马,此事只怕不易。”

  冯原摇了摇头:“官人有所不知,那里虽然是契丹境内,却都是党项和阻卜部族。往些年,契丹每过两三年,便派大军劫杀一番,人人痛恨。蕃部不属契丹,从那里买了马,再转卖给我们,给那些卖马人一个借口即可。这生意若做起来,尤强过毛皮。”

  杜中宵想了想,问道:“既有如此好事,怎么以前没有人做?”

  冯原看了看专心吃喝的香布,道:“山间蕃人生活困苦,哪里有本钱?以前唐龙镇在的时候,那里本就是驼马集散地,远近商人都到那里做生意,一年卖到京城马匹就有数千。自从昊贼反叛,这一带的蕃落被他连番劫杀,生意才冷落下去。”

  杜中宵点了点头,此事当从长计议。大同府以西的广大地区,并不是契丹人的地盘,而是以党项和阻卜人为主。契丹在那里有驻军,但对各族基本放养,每过一段时间,便派大军进剿,烧杀抢掠,连收税的手续都省了。因为在契丹治下日子过得苦,元昊稍微用点手段,便就有大量部族叛逃党项。两国的战事也正是因此而起,契丹战败,对那一带的控制才变严起来。

  如果自己操作合理,让这一带的小蕃部做中间人,能跟北边的部族做生意,很多事情就大有可为。

  说到底,还是要让这些小蕃部赚到钱,有了本钱才能做其他事情。而第一步,就是发展农业让这里的人吃饱。想到这里,杜中宵看了看依然吃个不停的香布。

  让治下的百姓吃得饱,吃得好,这事说容易不容易,说难也不难。最大的优势,便是火山军有大量的待开垦土地,最缺的,就是人口。吸引人口的办法,还是吃。

  贩运毛皮,得利的是商人和毛皮加工地,那在并州是个好主意,在火山军就不适用了。火山军现在缺的不是商业,而是生产。

  第58章 真香

  在黄河曲折之处,有一处渡口,名为九良津。几十年前这里曾短暂地设过榷场,与黄河对岸的蕃部通商。后来沿边设禁地,人户内迁,这处渡口便就废了。

  杜中宵选的第一处屯垦地,便在渡口附近。这里地势平坦,黄河淤泥深厚,土质肥沃,是开垦农田的好地方。渡过黄河,对面山里煤炭广布,有很多露天煤矿,可以用作燃料。

  程文礼与杜中宵站在黄河岸边,看着平缓流过的黄河,赞叹道:“大河在这里依山而行,在东岸留出这么一大片平地,真是天赐。这一片河滩不下千顷,若是开垦出来,火山军从此粮草无虞。”

  大江大河在北半球,大多会向西摆,不断切割西岸。所以南北流向的大河,多会在河的东岸冲刷出平地,东西流向的,平地则多在南岸。这一带黄土深厚,黄河从山里出来,地势土层巧合之下,先折向西流,遇到石山,又转向南,冲出这一大片河滩,确实难得。

  杜中宵看着周围,对程文礼道:“这里我大致查看过,南至军城,北至董家寨,全部开垦出来可安置近万人户。只是现在全为荒草,开垦不易。前些日子我已命人从保德军购置钢铁,打造铁器,这几日应该到了。有了铁器,开地可事倍功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