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67节(2 / 7)
于大宋纺织业不是一个好的工业革命的引子,交通运输更加合适。有官方的力量,如果蒸汽机进入实用阶段,可以大建铁路和轮船。一旦解决了运输问题,内地发达的经济,就可以转化为边境地区的军事实力。有内地源源不断的物资运到边疆,便就可以改变与党项和契丹的实力对比。
夏竦一心要行保伍法,寓兵于民,减少军事开支。实际上一旦解决了运输问题,西北的军队可以增加几倍,用人堆也能把党项堆死。
想到这里,杜中宵再也坐不住,站了起来,来回踱步。想象一下,如果有铁路通到西北,便就有足够的钱粮,支撑数路几十万大军,分几路向党项进攻。党项才多少人?有六十万大军,一路三十万,硬推过去,元昊有天大的本事也抵挡不住。
什么保伍法,杜中宵在营田务实行的也不是保甲,其实是集体化的村庄而已。保甲其实还是把农民限制在土地上的思路,与杜中宵推行的政策南辕北辙,本就不是一路。杜中宵要做的,是把内地的经济发展起来,再利用交通网络,把经济力量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对边疆地区的军事力量。
第106章 故人重逢
听着机器的轰鸣声,杜中宵好似回到了从前熟悉的岁月,一时有些出神。
陶十七兴奋地道:“官人,你看这机器小了许多,可力气却大得多。我试过了,现在这机器的力气可比得上十头牛,着实是了不起!”
杜中宵拍了拍陶十七的肩头,道:“干得好!此物制出来,不管是装到船上还是用来拉车,都有极大的用处。你若有意,以后不要做别的事了,专门研究这机器。”
陶十七道:“官人吩咐,小的自然照做。不过河里的船有帆,何必用此物?此物用了不少铜铁,价钱极高,用来拉车也是不划算的,不如使用牛车。”
杜中宵笑道:“不管牛车马车,最麻烦的都是饲养牲口麻烦。用这机器拉车,只要有煤,可以日夜不停。即使价钱贵一些,也不是牛车马车能比的。至于河里,这机器可以代替纤夫。仅在汴河一线,便节省十几万人力。这机器再贵,也是值得的。”
蒸汽机比畜力强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使用成本低,而且运行时间长。以现在的技术,制作出蒸汽火车来,也未必比骑马更快。但蒸汽火车可以日夜不停地奔驰,哪怕时速五十里,一日一夜也可以轻松跑到千里之外,这就是什么车都比不了的。
杜中宵有前世的记忆,自然知道蒸汽机意味着什么,但对这个时代的其他人来说,并不能一下子就认识到蒸汽机的价值。哪怕历史上的欧洲,蒸汽机也是慢慢推广开的。便如陶十七,虽然一手参与制造了这台蒸汽机,但却想不出这东西的价值,对他来说只是兴趣爱好而已。
杜中宵让陶十七开着蒸汽机,连续运行三天三夜,看一看会不会出什么毛病。
接到杜中宵的信,韩绛迫不及待地从陈州赶来,要亲眼看看最新的蒸汽机什么样子。
看着轰鸣的蒸汽机,韩绛对杜中宵道:“待晓,这机器十几天来一直动着?”
↑返回顶部↑
夏竦一心要行保伍法,寓兵于民,减少军事开支。实际上一旦解决了运输问题,西北的军队可以增加几倍,用人堆也能把党项堆死。
想到这里,杜中宵再也坐不住,站了起来,来回踱步。想象一下,如果有铁路通到西北,便就有足够的钱粮,支撑数路几十万大军,分几路向党项进攻。党项才多少人?有六十万大军,一路三十万,硬推过去,元昊有天大的本事也抵挡不住。
什么保伍法,杜中宵在营田务实行的也不是保甲,其实是集体化的村庄而已。保甲其实还是把农民限制在土地上的思路,与杜中宵推行的政策南辕北辙,本就不是一路。杜中宵要做的,是把内地的经济发展起来,再利用交通网络,把经济力量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对边疆地区的军事力量。
第106章 故人重逢
听着机器的轰鸣声,杜中宵好似回到了从前熟悉的岁月,一时有些出神。
陶十七兴奋地道:“官人,你看这机器小了许多,可力气却大得多。我试过了,现在这机器的力气可比得上十头牛,着实是了不起!”
杜中宵拍了拍陶十七的肩头,道:“干得好!此物制出来,不管是装到船上还是用来拉车,都有极大的用处。你若有意,以后不要做别的事了,专门研究这机器。”
陶十七道:“官人吩咐,小的自然照做。不过河里的船有帆,何必用此物?此物用了不少铜铁,价钱极高,用来拉车也是不划算的,不如使用牛车。”
杜中宵笑道:“不管牛车马车,最麻烦的都是饲养牲口麻烦。用这机器拉车,只要有煤,可以日夜不停。即使价钱贵一些,也不是牛车马车能比的。至于河里,这机器可以代替纤夫。仅在汴河一线,便节省十几万人力。这机器再贵,也是值得的。”
蒸汽机比畜力强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使用成本低,而且运行时间长。以现在的技术,制作出蒸汽火车来,也未必比骑马更快。但蒸汽火车可以日夜不停地奔驰,哪怕时速五十里,一日一夜也可以轻松跑到千里之外,这就是什么车都比不了的。
杜中宵有前世的记忆,自然知道蒸汽机意味着什么,但对这个时代的其他人来说,并不能一下子就认识到蒸汽机的价值。哪怕历史上的欧洲,蒸汽机也是慢慢推广开的。便如陶十七,虽然一手参与制造了这台蒸汽机,但却想不出这东西的价值,对他来说只是兴趣爱好而已。
杜中宵让陶十七开着蒸汽机,连续运行三天三夜,看一看会不会出什么毛病。
接到杜中宵的信,韩绛迫不及待地从陈州赶来,要亲眼看看最新的蒸汽机什么样子。
看着轰鸣的蒸汽机,韩绛对杜中宵道:“待晓,这机器十几天来一直动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