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梁其明将卷纸反过来,果然看到背面密密麻麻的简笔画。

  将两张纸迭在一起, 他推着轮椅再次去到书桌旁。

  背着他们,用苍老但依然有力的声音问道:“你们认为,算学可有用?”

  杨澜没有直接回答, 暗暗思索着院长这话背后的意义。

  本朝极其看重文墨, 多得是出口成章、下笔为诗的文人墨客。科举考试中除了书法,亦是写文章和作诗占到大头。

  这年头, 算学并不是主流,只有地位最低层的工匠商贩才会专门修习。

  可如今,青山书院的院长将他二人带到住处,就为了让他们答一道算术题?

  纪鑫向来心细,见杨澜不说话,也垂着头不做言语。

  见状梁其明转过身,不禁笑出声:“今天叫你们过来是我个人的安排,和书院无关,我保证,不管你们在这里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不会影响在书院的学习。”

  杨澜心里一动。

  迎上梁其明温和的眼神,他拱了拱手,说道:“学生见识浅薄,眼界狭窄,只知道会写作会写书才能称之为文人,可是每每观察身边之事,又觉得算学也是不应落下的功课。”

  梁其明本就对他感兴趣,听他这么说,追问道:“怎么说?”

  “旁的学生没机会见识,只能从自身经历谈起。学生家住柳叶村,昨日归家时,才知道村里遭遇了泥石流,河堤塌陷,农田道路都被冲毁。官府差人看过之后却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站在坍塌的山路上的时候,我就想着要是有能力强的工匠因地制宜,重修挡灾工程,以后是不是就不会遭遇这种事了。”

  杨澜这话并不是胡编的,古代没有天灾预报系统,灾后援建也不及时,一场旱涝灾害就可能使一个村庄覆灭,究其根本,除了生产力水平不够高,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家并不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随着他的话,梁其明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像是受到了某种震撼,没想到这番话会从一个第一年来书院的学生口中听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