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案子他不准备掺和,但若是要钱帛赎罪,他倒是可也再资助些,算偿还阴氏当年一点善心。

  事情到此,在他这里就算结束。

  后来两个小孩被送回家时,吏从来禀,他也只是回了一个知道。

  刘表那里的嘴皮官司,没打利落,显然是火候还不到,荀柔骑了黄家送的驴子,又往山上去了两次。

  司马徽住在黄家隔壁岘山的另一个山头,庞德公则住在岘山再东面的鹿门山,两人年纪也都不大,并不是三国演义里白须飘飘的老头。

  司马徽和他年岁相仿,庞德公两鬓漆黑,也才中年,性情都潇洒活泼。

  虽说是隐士,名声却非来自隐逸,他们未取中刘表,不想出仕,但对本乡却自觉有一分责任,以前经常和刘表的狗腿子们互怼,名声都来自血淋淋的战绩,再有也著书立说,也收荆襄大族的子弟为学生。

  荆州南北交汇,接收到各地信息也多,风气开放,兼容并蓄,刘表走不了军阀统治路线,想统一思想,大立提倡儒学,也不能说想法完全错误。

  但思想比行动更难驯服,刘表儒学那一套,都是王莽当初剩下的,王莽犹不能成,何况他。

  司马、庞氏二人,都与黄承彦一样,对矛盾论很感兴趣,对历史进化倾向认可,对实践论则稍有些议论。

  这也是黄老与儒家相似的地方,两家都追求大道,想寻求真理,飞得太高,难免就看不见脚下泥泞,不过,反正他们几个也不想做官,君子和而不同嘛。

  毕竟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黄祖有个儿子,名叫黄射,这小子是司马徽的学生。

  黄祖虽出荆州名门黄氏,但为旁支,家贫,曾为铁匠谋生,后起行伍间,刘景升对其有知遇之恩,荀柔遣使慰问,对方立场坚定,墙角一下没撬动。

  所幸还有这个儿子。

  在通过黄承彦司马徽黄射,这条线终于搭上黄祖同时,庞德公也给他引荐了一个学生,文聘,字仲业,南阳宛城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