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放在这时候,这些看法不能算错。

  自古以来,教化融合这条一路线,显然也是对的,中原先进文明自然也应当作为主体,但凉州许多年的反复,显然说明过去的大汉并未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如何才是正确的道路?

  主、客体明确的前提下,要充分给与对方尊重。

  若希望对方成为同胞,那便要以同胞视之。

  这不是他本人的智慧,只能说上辈子受的民族大团结熏陶过于深刻。

  不过就近看,其实这一条和平友好道路,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几十年后。

  本时代最著名、最成功的融合,正是出自蜀相诸葛孔明收复南中,七擒孟获只是故事,可真诚友善的态度,让蜀汉政权获得一份珍贵友谊和力量,这一份情谊与融合,源远流长了二千年,依旧为人津津乐道。

  而二千年后,另一支政权,同样抱着尊重、平等、互惠的态度,将分裂状态得国家重新凝聚到一起……

  羌、氐的这两个部族,他也看了好几年,通过经商和教化手段几乎汉化,原驻部落的人民也许还未必,但离乡入伍,跟随他转战千里的羌、氐兵卒,几乎人人都学会流利的汉话,识得基本汉字,并懂得受汉律约束教导。

  他们人口也不多,更愿意依附大汉生活。

  这两座新县,不会与凉州其他汉民聚居县城,差别太大。

  这是他打的两个样。

  日后,只要愿意承认汉朝的统治,依法纳税服役,就算是汉朝百姓,无论对方愿意披发左衽,还是剃发穿环,受汉律保护,教育、商业、田籍一切资源公平。

  当然关于自治,有一点挑战这时代司法实践之后,他会同廷尉府几位商议,制定出大纲总之在大局面前,这是可以解决的小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