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荀攸明白,这才是堂兄今日正题。

  不过他心中也微微惊讶,辛评竟还在狱中?

  毕竟小叔父安排时他正在旁边,如何不清楚其中意思,辛评押解入京,正是方便辛家去赎。

  看来,这半载长安城中颇多变化。

  “荀景光何敢自己做主,还不是荀文若之意?”荀祈不满意他的敷衍,“辛韬惶惶,频来询问,我又能如何回复?难道告诉他,我与荀令君略无交情,帮不上忙,让辛氏日后小心谨慎些?”

  辛韬正是他二人姑母之子,也是长安这一支辛氏领首人物。

  虽非辛评同支,但身同一族,便不能置身事外。

  荀攸心领神会。

  与其说担心辛评,不如说辛韬担心荀氏是否恶了辛氏。

  当年辛氏兄弟与荀休若,还有一段同学之谊,两家交情也颇深,后来竟去投了袁绍。

  “兄长勿忧,辛佐治已为邺城令,另,郭公则为馆陶令。”

  他知道堂兄想知道什么,而这也没什么不可说。

  与宁死不降的辛评相比,辛毗、郭图都降得干脆,在狱中关了一段时日,不曾兴风作浪,又是颍川同乡,在冀州并无根基。

  冀州人才空虚,他们才能足够,最后也就放出来,各领一县。

  其中,使郭图坐馆陶,而近兖州,多少也有制衡郭奉孝之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