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如何?不施帷幔便罢,又不驱赶百姓。”这是小患社恐的某家子弟。

  “有何不好,既是社日,当与民同乐么。”其友却得意洋洋挺身,享受成为瞩目焦点的感觉,“我欲去荀太尉面前献酒,兄可愿同往?”

  某弟子稍稍犹豫,遥望主坐,想想来前长辈嘱托,到底一咬牙起身,“同去。”

  “太尉久居长安,今见我河北风物,相较如何?”

  主席之处,一胡姓老者须发皆白,峨冠博带,捧酒请问。

  “关西砥砺,河北雍容,此地风情,一见之下,令人耳目俱新。”荀柔含笑举杯相对。

  这话答得很让人满意,老者抚着飘飘长须,与众人相视,俱喜笑开颜。

  荀柔向前来献酒的青年,举酒示意一回,又向身旁人道,“既至河北,如何不歌诗之唐风,而奏时乐?请更《蟋蟀》。”

  所谓《周南》《召南》,自然是《诗经小雅》中,周朝中部地区的诗歌,而唐,则正是周朝时,冀州一带地区。

  而《唐风。蟋蟀》则是唐风第一篇,其意是,一年将尽,当昔时行乐,又需注意克制,不可过分浪费。

  周时以十月为月末,如今八月,奏此乐正合适。

  此一言,魏郡众名士大儒,更加高兴。

  一则,此举显然有示好之意,二则,这典雅古风,实在对大家胃口。

  然而,坏就坏在,乐工竟对这本地古乐,很是生疏,莫说奏得好不好,实在零零落落,一旁的歌者跟着这样的音乐,也变得稀里糊涂。

  周围百姓虽也不懂音律,但这演唱也未免太烂,一下就知道出了丑,都忍不住嘻嘻哈哈笑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