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汉的制度结构最复杂,无法在一州复原,更勿说改进。

  秦的军功制,会损害他四世三公名望的基础,一旦推行,不必等朝廷大军,冀州本地的豪强会直接将他掀翻。

  所以将冀州当做春秋战国之时一小国,那么其百姓是六国之百姓,其豪强是六国之贵族,袁绍不过是六国之一野心勃勃的诸侯而已。

  更何况冀州因为地理位置,在上古即被称为中州,帝王发起之地,冀州的士族豪强,何不以此为傲,何不愿尊古,何不会心怀从龙之心?

  袁绍手下全都根正苗红,出身望族,有名、有姓、有字,即使武将中,也没有一个是平民出身。

  因为袁氏建立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王-公卿-大夫-士-家臣,这样阶级固化、分明的社会。

  所以

  冀州,没有民。

  六国时的民,是公卿大夫的封民奴隶,不时汉代的民。

  所有拥有独立自主的,自由意志的,普通的人民,已在这片土地上消失了。

  在战乱年代,赋税与征兵,让普通百姓无法独立生存,如果没有外界干预,在自然选择淘汰之下,只有依附于卿士大夫,才能获得了最高的生存概率。

  豪族的“封地”上,土地统一调配,粮食统一调配,人口也统一调配。

  为保持自身利益,豪强征税时,会保证佃户的基本存活,征兵时,会保证留下足够劳力,同时,特殊人才,会得到机会升职,女性成为豪强的姬妾,男性成为豪强的助手。

  由于大家是属于豪强家族的资产,所以这种升职机会,甚至比国家举才更公平些。

  因为珍贵资源,只有同阶层的豪强才能争夺,同阶层的奴隶,何敢埋没主人的珍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