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开煤矿的那几年,蒋成奎就经常往沿海城市跑,所以眼界和见识自然开阔些。

  他妈把宋哲浩编的筐子买回了家,蒋成奎看着筐子发呆,最后把赚钱的主意放到了眼前的筐子上。

  蒋成奎开口要跟宋哲浩合作,说自己要开一家编筐厂,编的筐专门往南方销售,他认识好几个南方贩水果的朋友,这些筐如果用来装水果,水果的身价必定会翻几番的。

  有了这个主意,蒋成奎立刻跟南方的朋友通电话,朋友也很赞成他的主意,并让他把编的筐寄来看看。

  蒋成奎寄过去了,朋友过目以后,立马赞同了蒋成奎的想法,说这哪是普通的编筐,这分明就是一件艺术品。

  还说道,这两年南方有钱人多了,走亲串友的提个果篮也不错。

  只是水果在南方并不稀罕,也不算是太能拿出手,但是有了这个果篮来包装,水果的价格必然会是水涨船高。

  所以蒋成奎的朋友说,这个主意是可行的。

  但是,蒋成奎的朋友也有担忧,虽然他寄来的筐子是不错,但是太过庞大和笨重,显然是农家院里用的家伙式,用来装水果的筐子,一般都要设计的精致,小巧一些。

  那位朋友的担忧是,不知道编筐子的匠人,也就是宋哲浩,能不能编出适合装水果的筐子。

  蒋成奎分享完自己的喜悦,也把这个担忧说了出来。

  而宋哲浩只送了他一句话,“只要钱到位,什么筐子都能编!”

  两人最终签订了合同,蒋成奎负责出钱,办厂,联系销路;宋哲浩则负责出技术,培训工人。

  事实证明,这个想法不但可行,而是非常有前景。

  公司生产的第一批篮筐,在送往了南方之后,那位老板立马又下了订单,需求的量是原先的好几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