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第347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简而言之,他的政治理想全都实现,要回家享清福去了。

  朱翊钧第一反应就是不答应,虽说这些年,大小政务都由他这个皇帝决断,内阁也真正回归到创立时的初衷——辅佐君王,协理机要的作用。

  但遇事先找张先生商议,已经成了朱翊钧这些年的习惯。天大的事情,只要与张居正商量,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朱翊钧才有底气推行下去。

  现在,张先生竟然要致仕。

  朱翊钧端详张居正,见他须发花白,额头眼角布满皱纹,恍然发现,他确实已经老了许多。

  犹记得太液池边,他们的初见,那时张居正还只是国子监司业,穿一身蓝色常服,长身玉立,风华正茂。

  朱翊钧打小就喜欢长得好看的人,见了张居正,走不动路,非得过去往人家手里硬塞一朵荷花。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为大明殚精竭虑四十载,身体大不如前,三天两头就要请太医看诊。

  朱翊钧一晚上辗转难眠,最终对先生健康的担忧胜过眷恋与不舍,他同意了张居正致仕,但有一个要求——张居正不能离京,就在京师颐养天年。

  如此,即使张居正不在内阁,朱翊钧想他的时候,只要出宫一趟便可见到。

  张居正本意想回江陵,不过儿女都在京师,又多了朱翊钧这道圣旨,他便留在了北京。

  张嗣修和张懋修两兄弟,虽然一个榜眼一个状元,但这些年来,一直在翰林院担任最编纂,除了学习,就是干杂活儿。

  直到张居正致仕,他俩才有了晋升的机会。张懋修任国子监司业,张嗣修留在翰林院,纂修会典。

  多年之后,张居正见证了一个强盛帝国的崛起,这是他和他的学生努力的结果,而他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他弥留之际,朱翊钧日夜守在他的,不肯离开半步,一直紧握他的手。他仿佛又回到太液池边,牵着小皇孙的手,一路从玉熙宫走到金鳌玉蝀桥。稚嫩的幼童与眼前成熟的帝王重合,他说:“先生,你明日早些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