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 第640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退一万步说,洛阳就在那里,范阳王能拿,那为什么他家大人不能拿呢?

  邵善同激动得来回踱步,捏着江都送来的信函,心情好似过年,待看罢信函内容,立即精神大振,下令点兵。

  范阳军一路扩张势力,兵力已逾二十万众,常岁宁自江都点兵十万,并非是她太过轻敌,而是她欲兵分两路行军。一路由她自行率兵十万,从江都往北而行,直入河南道,从汴水侧借道,往洛阳方向行军。

  另一路,则是着令地处淮南道边缘处的寿州,光州,申洲三处,就地集兵五万,由申洲方向北上,赶赴洛阳——由申洲至洛阳,不过五百里余,此乃淮南道诸州距洛阳最近的发兵之处。

  “大人由河南道行军,在洛阳之东……”邵善亲自来到军中之后,与身侧参军道:“我等率五万兵马直入都畿道,则是于洛阳西面……到时便可与大人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而不管是大人的行军路线,还是他们这一路兵力的行军路线,皆是各自所处位置距离洛阳最为省力的行军之法,如此部署,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且可保证最大意义上的兵贵神速。

  如此善用兵者,又如此熟知各道行军路线,不是天选造反之人,又是什么呢?

  邵善同愈发认可自家大人的造反天资,甚至觉得这份天资若不能物尽其用,实在是暴殄天物的程度。

  接下来两日间,光州迅速集结三万兵力,寿州和申州则各自平摊了一万兵力。

  对此,邵善同甚觉自己有先见之明——他承认他先前扩增兵力时稍显放肆了些,但这不是很快就派上用场了吗?

  大人需集兵五万,他一人便出了三万,这般当仁不让的风头已叫他出尽,日后论起成为大人的左膀右臂,舍他邵善同其谁?

  点兵当日,邵善同立足点兵台上,披甲佩剑,威风凛凛,英武非常,言辞抑扬顿挫,并亲自擂响了发兵的战鼓。

  随着一声昂扬的号角声,大军开始离营,阵势浩大,士气激荡。

  邵善同依依不舍地走下点兵台,他的侍从为他解下佩剑,旋即又为他取下沉重的头鍪。

  刺史大人是不能亲自领兵离开光州的,领兵者乃是光州参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