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年,周诚基本上就没离开过京城,原本与程远商议好的暑假之旅也因为程远早早地加入到了楚瑜的课题组中而不得不搁置,周诚的一整个暑假都是同各种各样的专业书籍、论文文献渡过的。

  他在一年里修完了未来技术学步所要求的的,大学四年必须修完的课程,以平均分九十八点八六的成绩顺利保送进入陈向阳院士的研究团队,从本科生活跨入到了直博阶段。

  未来技术学部对于直接攻博的学生都有考核要求,每年都必须产出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文章,不然就算不合格。

  陈向阳院士没打算太过干预周诚自己的研究想法,但出于负责考虑,他还是委婉地提醒了周诚一遍,让周诚注意直博阶段的考核要求。

  周诚心里是有数的。

  这一年的了解与积淀,让他对这个三维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他意识到一点,这个三维世界与他原先所处的那种‘技术大同’的四维世界不同,在这个三维世界里,不同的势力之间还会选择‘技术封锁’这种手段来遏制对方的发展的,而他从文献中了解到的很多技术,国内都是没有的,高度依赖于进口。

  周诚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打算自己造一块石头出来,将这个薄弱技术的坑稍微填一填。

  “基于传统化学推进手段而优化的混合动力发动机?”

  陈向阳院士看完周诚写的论文,把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镜拿下来,揉了揉眉心,问周诚,“发动机这个……你有把握吗?这文章可不敢乱发,说不准是要申请保密技术的。”

  作者有话要说:直博生:从本科阶段直接跳到博士阶段的学生,多数都是推荐免试研究生,又名为‘保送生’。

  第90章 :碳基芯片

  周诚既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心里自然是有把握的。

  这种基于‘基于传统化学推进手段而优化的混合动力发动机技术’的理论并不算多么新颖,很多公交车、私家车都已经运用上了混合动力的发动机技术,但这项已经在民用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一直都处在萌芽阶段,推进动力的瓶颈迟迟未得到突破,推个公交车上坡都费力……故而相关的项目都已经被研究人员视为是日落西山的黄昏项目。

  但周诚从混合动力的理论上找到了突破点,将电动推进技术与化学推进技术结合起来,利用‘化学推进的加速度大,而电动推进的加速度稳定’的双重优点,扬长避短,顺利实现了发动机技术的突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