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年代博物馆穿七零 第127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恢复高考了?”马书记激灵一下子,不过倒是没忘殷玉瑶打电话的目的,赶紧打开喇叭通知于燕秀立马来农场办公室接电话,又忍不住拿着电话多问了两句:“是今天的报纸吗?消息属实吗?”

  殷玉瑶:“是今天的报纸,广播里也在说这件事。”

  于燕秀从地里过来还得十来分钟,俩人约定了十五分钟再打过来便挂了电话。

  马书记虽然一把年纪参加不了高考,但是他对知青们的事十分上心,知道不少知青都有回城的梦想。虽然这一年回城的名额放开很多,但是能回去占比依然很少。如今高考恢复了,对于知青们来说则是多了一条通天大道。

  马书记立马打开收音机,“恢复高考”作为重大新闻自然被反复播放,此时正好广播里正在读这条新闻。马书记立马打开广播,收音机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去,响彻农场。

  “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备注1)”

  “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备注1)

  “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备注1)

  正在闷头往办公室跑的于燕秀猛地停住了脚,抬起头看着农场的大喇叭,里面正在播送恢复高考的新闻,一瞬间于燕秀泪流满面,这几年的努力没白费,她终于等到了!

  一时间农场里劳作的人都停了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听着广播里的新闻,听了一遍还觉得不敢置信,好在很快广播又播放了第二遍。

  广播播放完,马书记在喇叭喊了两声,估摸着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才说道:“大家也听到了,国家恢复高考,咱们知青都在招生的范围里。这样,大家以连为单位报名,统计要参加高考的人选。若是参加的人数有一半以下,那剩下的两个月不考试的知青就辛苦下,咱把任务都承担了,让考试的知青们好好复习复习;若是考试的人数在一半以上,那咱就轮流上工,尽量保证大家复习的时间。”

  知青们脸上洋溢着兴奋地神情开始议论起来,刚来两三年高中毕业的新知青还好,他们学过的东西还没怎么忘,现在复习还是有机会的;那些来了七八年的老知青都有些犹豫不决,他们绝大部分在此结婚生子,书本上的知识早就忘的差不多的;而初中毕业就来的知青只能投以羡慕的神色,他们没上高中,也不敢想高考的事。

  于燕秀则是初中生里的例外,她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家里人重男轻女对她并不算好。于燕秀的母亲好面子,为了怕邻居说闲话勉强供她读完了初中,等她十六岁初中一毕业又恰好赶上哥哥取新嫂子,她就直接被送上了下乡的列车。

  来的时候只带着自己的衣裳和一身铺盖,钱和饭票都没多给几张,也没考虑她在天寒地冻的东北穿什么过冬。好在农场自己也种棉花,给新来的知青准备了棉袄和厚的被褥,于燕秀这才没冻死。

  来这半年,殷玉瑶来了农场,俩人成了朋友,从那时候起殷玉瑶就让她自学高中的知识。如今四年过去,于燕秀不仅早就自学完高中三年的知识,殷玉瑶让她抄录的《数理化丛书》,她都学完了。除此之外,其他科目她也没落下,殷玉瑶给的书里面古诗词文言文背诵翻译都有,她背的滚瓜烂熟,紧跟形势大唱高调的作文也孰能生巧。还有历史地理方面的课本,她也没相关的题做练习,干脆就把书都背下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