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3)
薛慕脚步微滞,终于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
东交民巷汪宅。
汪鼎毓现任直隶按察使,仍主持天津新军事宜。这天是星期日,按照汪鼎毓的习惯,用过晚饭后照例要到书房去,把自己心爱的诗文翻一两部出来看看。却不料长子汪启霖也在这里。
汪鼎毓不由皱眉轻斥:“我难得清静一会儿,你又到这里胡闹。”
汪启霖赔笑道:“不敢打扰爹爹,实是儿子在外面寻来一部不错的诗稿,请爹爹赏鉴。”
汪鼎毓虽是行伍出身,却一向以儒将自诩,平时也喜欢结交些名士。不由将手上拿得书本放下,接过儿子递来的钞本书顺眼一看,封面上写着很工整的题签,是兰清阁小集几个字,便道:“这像是闺秀的诗稿,你从那里得来的?”
汪启霖笑道:“您先别管是那里来的,且说这诗词做得怎么样?”
汪鼎毓笑笑道:“现在的闺秀里面,哪里有作得好诗的,平仄能不出错,也就是顶好的了。”
说着便把那册钞本取了过来,偶然翻开一页,见是上等毛边纸订成的,一手楷书写得极有风骨,不由笑道:“她这笔字倒是不错,想是在柳体上下了些功夫。”
汪鼎毓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汪启霖自幼聪颖,六岁识字,七岁读诗经,十岁习文章,十五岁学诗赋,十八岁便被授予法部员外郎之职,是汪鼎毓的得力帮手。因他一向得宠,跟父亲说话也没什么顾忌,笑着催道:“您先别说话,还是看她几首诗再批评吧。”
汪鼎毓却不放过儿子,正容嘱咐道:“说起练字,你的字体就太过奇特,非少年所宜,要我说,平常要多临欧柳法帖以资矫正。你身上的名士派头要不得,当此乱世,平时还是要用心实事才能出人头地。我若不是在天津训练新军小有成效,也不会有进京任职的机会。”
汪启霖只得肃容表示受教,汪鼎毓这才放过他去看诗,他随便翻开一页,却是一首七绝。
他随口念道:“旗翻五色卷长风,万里波涛过眼中。”不由赞一声道:“居然是很合绳墨的笔调。”
汪鼎毓接着向下念道:“别有奇愁消不尽,楼船高处望辽东。”
汪鼎毓知道这首诗是别有影射,用手拈了胡子点头道:“这孩子有才调,比一般闺秀吟风弄月之作高明得多,可惜意思未免太颓丧了些,若是拜我为师,我倒可以纠正她的缺点,成全她做个女诗人。”
↑返回顶部↑
东交民巷汪宅。
汪鼎毓现任直隶按察使,仍主持天津新军事宜。这天是星期日,按照汪鼎毓的习惯,用过晚饭后照例要到书房去,把自己心爱的诗文翻一两部出来看看。却不料长子汪启霖也在这里。
汪鼎毓不由皱眉轻斥:“我难得清静一会儿,你又到这里胡闹。”
汪启霖赔笑道:“不敢打扰爹爹,实是儿子在外面寻来一部不错的诗稿,请爹爹赏鉴。”
汪鼎毓虽是行伍出身,却一向以儒将自诩,平时也喜欢结交些名士。不由将手上拿得书本放下,接过儿子递来的钞本书顺眼一看,封面上写着很工整的题签,是兰清阁小集几个字,便道:“这像是闺秀的诗稿,你从那里得来的?”
汪启霖笑道:“您先别管是那里来的,且说这诗词做得怎么样?”
汪鼎毓笑笑道:“现在的闺秀里面,哪里有作得好诗的,平仄能不出错,也就是顶好的了。”
说着便把那册钞本取了过来,偶然翻开一页,见是上等毛边纸订成的,一手楷书写得极有风骨,不由笑道:“她这笔字倒是不错,想是在柳体上下了些功夫。”
汪鼎毓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汪启霖自幼聪颖,六岁识字,七岁读诗经,十岁习文章,十五岁学诗赋,十八岁便被授予法部员外郎之职,是汪鼎毓的得力帮手。因他一向得宠,跟父亲说话也没什么顾忌,笑着催道:“您先别说话,还是看她几首诗再批评吧。”
汪鼎毓却不放过儿子,正容嘱咐道:“说起练字,你的字体就太过奇特,非少年所宜,要我说,平常要多临欧柳法帖以资矫正。你身上的名士派头要不得,当此乱世,平时还是要用心实事才能出人头地。我若不是在天津训练新军小有成效,也不会有进京任职的机会。”
汪启霖只得肃容表示受教,汪鼎毓这才放过他去看诗,他随便翻开一页,却是一首七绝。
他随口念道:“旗翻五色卷长风,万里波涛过眼中。”不由赞一声道:“居然是很合绳墨的笔调。”
汪鼎毓接着向下念道:“别有奇愁消不尽,楼船高处望辽东。”
汪鼎毓知道这首诗是别有影射,用手拈了胡子点头道:“这孩子有才调,比一般闺秀吟风弄月之作高明得多,可惜意思未免太颓丧了些,若是拜我为师,我倒可以纠正她的缺点,成全她做个女诗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