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倒是有点佩服她了。”吉贞笑道,目光流连在案上那一盘滚圆剔透的葡萄上,她垂下眼睛,微微颤抖的睫毛,将眸光遮尽,倒映在眸底秋日暖阳的光辉,也逐渐消失至仅余丝絮。

  第41章 今夕何夕(十四)

  神策军克复岭南诸州, 是皇帝萧侗亲政以来的第一个胜仗,皇帝大为振奋, 于元龙十年初冬诏群藩归朝, 宫宴那日,又传喜讯, 契丹遥辇氏欲送国书、使节至朝,并以契丹骏马千匹作为贺仪,皇帝高兴极了, 问道:“那千匹骏马走到哪里了?”

  固崇道:“已进了河东,云州刺史奏疏称,不知是天气严寒,还是这些骏马不习水土,在云州病倒了将近百匹, 恐怕赶不及陛下千秋了。”

  皇帝大为扫兴, “□□水土如此丰饶温和, 倒不习惯了?”

  固崇笑道:“若换成人,还能入乡随俗,到底是畜生, 野性难驯,况且听说这些契丹马也是烈性的很, 怕到了京城, 还要病倒大半。”

  “既然如此,也不折腾它们了。”皇帝在殿中密密麻麻的朝臣中寻找着,“云中防御使韩约, 昨日随武威郡王来觐见的,他在哪里?”

  韩约拎起官袍下摆,自武官中走了出来,“臣韩约在此。”

  “契丹归顺,你亦有功,这千匹骏马,赐给云中军吧,你替我好生照料着。”

  说赐给云中军,又要“好生照料”,到底能不能拉去战场上使?万一再死伤几匹,难道他这个马倌要被治罪?韩约平白无故被丢来烫手山芋,实在是笑不出来,只能垂着头答道:“是,谢陛下。”走回队伍时,甚感无奈地瞥了温泌一眼。

  “郭佶什么时候抵京?”皇帝提起这个名字,语气中多了质问的意味。

  迎着皇帝毫不掩饰的怒气,徐采温和道:“陛下月前传召郭使君时,使君已有奏疏,称岭南战后,有小股吐蕃敌兵混入西川,四处劫掠,郭使君正坐镇维州剿敌,不能赴京朝贺了。既然之后再无奏疏,应当是不来了。”

  皇帝半信半疑,转头问固崇:“监军院可有听到这样的消息?”

  固崇道:“西川宣慰使两日前亦有奏疏,称近日的确是在维州。”

  在东西两川设置监军一事,郭佶还算配合,宣慰使亦定期的有消息送至京城,并无异常。皇帝挑不出刺来,阴沉着一张仍显稚嫩的脸,半晌,才不情不愿地说:“传旨给他,一旦维州事毕,必须要进京复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