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家很容易将目光投向她的婆婆。】

  水镜上出现祥林嫂婆婆的相关文段,将罪责指向婆婆的人纷纷抬头,聚精会神。

  【婆婆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应酬从容,说话能干,她取走了祥林嫂的工钱,收走她的衣服,又派人把祥林嫂抢走,并不顾祥林嫂的意愿强行将人卖到贺家墺。联想到前面说祥林嫂是从家里逃出来的,不难想象,很可能从祥林死后,婆婆就已经对之几次三番进行逼迫了。】

  唐朝。

  韩愈蹙眉不语,他是推崇夫子之道的人,祥林嫂婆婆的行为分明是有违伦理,岂有卖儿媳的说法?

  北宋。

  欧阳修也是摇头:“从未见过如此的婆婆。”

  再是家贫,也断没有卖儿媳的道理啊!伦常何在?!

  明朝。

  听到这里的朱樉忍不住啧啧:“这老妇也是奇了,寻常人家都要求媳妇守节,她倒好,上赶着把儿媳卖出去。”

  “山野村妇难免不知礼数。”朱元璋拧眉,“倒是祥林嫂宁死不从,称得上刚烈,颇似那糟糠自厌的赵贞女。只是逃出去一途,却又在赵贞女之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