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吴有训不太缺钱,在国内大学任职教授,薪水不低,除了上海,在别的城市置业难度不大。

  至于科研方面,现在有李谕的基金,也用不着他省吃俭用。

  汤飞凡专门从美洲赶了过来,参加颁奖典礼,“祝贺吴教授!”

  “谢谢汤博士。”吴有训说。

  汤飞凡说:“我来的时候,听说不少美国大学都给你开了高薪聘书,年薪最少的都有1万美元。”

  这个薪资水平在二三十年代相当不错,一年的薪水就相当于他获得的诺贝尔奖奖金。

  吴有训说:“我还是回国内吧,李谕先生开的薪水比他们还要高。其实就算低一半,我也想回国。”

  李谕出的资金,更像是一种年费或者研究经费,至于吴有训在哪所大学任职,并不在意。

  汤飞有同样的想法:“我明年就回上海。”

  李谕说:“大同大学的实验室需要你做个主任。”

  李谕能给的条件绝不会差。

  将来大同大学还能有赵忠尧、王淦昌两个诺奖出来,坐镇大同大学,想想就是个不得了的画面。

  另一位出席颁奖典礼的美国教授密立根,对康普顿手底下有这么个厉害的学生挺感怀,不知道有没有想到当年帮着自己做油滴实验的那名研究生弗莱彻。

  “密立根教授,您不觉得这样的情形很像拿到第二届诺贝尔奖的洛伦兹先生与其学生塞曼吗?”李谕问道。

  密立根说:“的确如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