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4 / 7)
书房
徐思嘉正道:“小婿代家父家母特地送重阳节礼来。”
现在颜应祁也有几个女婿了,文七郎对他这个岳父那是颇为恭顺,素来周到的很,沈临风更不必说,徐家这位嘛,还要以观后效。
徐思嘉也被看的发毛,连忙作恭敬状,颜应祁“唔”了一声:“替我多谢你父母。”
在他面前的人是曾经的吏部侍郎,如今的东阁大学士,威严甚重的人,他不敢多说一句话。再者,徐家到现在也没沾到颜家什么光,尤其是他对莹娘也是没什么感觉,若是让他选,他当然是选自己心爱之人,而莹娘显然不是。
再者,他也觉得颜家有区别对待,尤其是颜应祁对沈临风更好,对他更是平平。
还不是看沈临江世家子弟,又制科出身,有一次他登门过来,岳父却和沈临风说的欢,对自己颇为忽略,他也就不太愿意过来了。
随即颜应祁又略微考较了一下他的学问,见他还有些迟疑,有些不悦:“罢了,你去大夫人那里吧,去给她请安。”
实际上徐思嘉才学也并不是很差,但到了颜应祁这个高度,以及他本人的性格,家中子弟稍微差点的颜景璋被骂的狗血淋头,在金陵都不许跟过来。要不说他为何颇喜欢颜景昭就是这个道理,连颜景文还被他嫌弃不务正业。
所以他喜欢的人,要不就是如沈临风那样才学的确非常高,谈吐潇洒,出手大方的人,要不就是文七郎那种闻弦歌知雅意的。
偏偏徐思嘉才学比不得颜景昭和沈临风,为人处世比文七郎差太远了。
更何况颜应祁还知道一点内幕,徐思嘉乡试是在顺天府考的,当年还有传闻暗通关节了的。
又说徐思嘉去给甄氏请安,甄氏近来对颜应祁颇多埋怨,总觉得让自己儿子娶莘婉实在是故意的,京中这么多大家闺秀。当时她同意,是以为丈夫起复无望,且丈夫也说她二人青梅竹马,于老夫人有意,故而这般说。
可现在回京了,那么多家世好的女子,自己真是昏了头了。
偏偏景文和莘婉亲密无间,夫妻二人倒颇同心同德,儿子在她面前对妻子多有维护,更让她难以言喻。
↑返回顶部↑
徐思嘉正道:“小婿代家父家母特地送重阳节礼来。”
现在颜应祁也有几个女婿了,文七郎对他这个岳父那是颇为恭顺,素来周到的很,沈临风更不必说,徐家这位嘛,还要以观后效。
徐思嘉也被看的发毛,连忙作恭敬状,颜应祁“唔”了一声:“替我多谢你父母。”
在他面前的人是曾经的吏部侍郎,如今的东阁大学士,威严甚重的人,他不敢多说一句话。再者,徐家到现在也没沾到颜家什么光,尤其是他对莹娘也是没什么感觉,若是让他选,他当然是选自己心爱之人,而莹娘显然不是。
再者,他也觉得颜家有区别对待,尤其是颜应祁对沈临风更好,对他更是平平。
还不是看沈临江世家子弟,又制科出身,有一次他登门过来,岳父却和沈临风说的欢,对自己颇为忽略,他也就不太愿意过来了。
随即颜应祁又略微考较了一下他的学问,见他还有些迟疑,有些不悦:“罢了,你去大夫人那里吧,去给她请安。”
实际上徐思嘉才学也并不是很差,但到了颜应祁这个高度,以及他本人的性格,家中子弟稍微差点的颜景璋被骂的狗血淋头,在金陵都不许跟过来。要不说他为何颇喜欢颜景昭就是这个道理,连颜景文还被他嫌弃不务正业。
所以他喜欢的人,要不就是如沈临风那样才学的确非常高,谈吐潇洒,出手大方的人,要不就是文七郎那种闻弦歌知雅意的。
偏偏徐思嘉才学比不得颜景昭和沈临风,为人处世比文七郎差太远了。
更何况颜应祁还知道一点内幕,徐思嘉乡试是在顺天府考的,当年还有传闻暗通关节了的。
又说徐思嘉去给甄氏请安,甄氏近来对颜应祁颇多埋怨,总觉得让自己儿子娶莘婉实在是故意的,京中这么多大家闺秀。当时她同意,是以为丈夫起复无望,且丈夫也说她二人青梅竹马,于老夫人有意,故而这般说。
可现在回京了,那么多家世好的女子,自己真是昏了头了。
偏偏景文和莘婉亲密无间,夫妻二人倒颇同心同德,儿子在她面前对妻子多有维护,更让她难以言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