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1111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进入五十年代后技术持续进步,这两年的履带式拖拉机的销量才逐步提升了上来,不过依旧远远无法和轮式拖拉机相提并论。

  如今军方要搞履带式的火炮装甲车辆,也就是坦克,自然是绕不过这手握大量履带式技术和专利的三大汽车公司的。

  所以虽然坦克项目的设计竞标主体依旧是那几家特种车辆的国防企业,但实际上承担底盘研发的是三大汽车公司下属的农机公司,并且三大农业公司还要配合国防企业进行整车设计。

  坦克项目和军用装甲车项目,运输车项目一样,都是属于国防企业和汽车产业的合作产物。

  第1138章 靠军方得饿死

  罗志学的亲自下场插手,让国防企业的坦克设计人员迅速找到了方向,把目标齐齐放在了全履带式的坦克上来,而不是搞什么不伦不类的半履带或轮式坦克。

  不过半履带以及轮式火炮装甲车这些东西其实也没有放弃,各武器公司依旧有项目组负责这些项目,只不过优先度被调低了而已,主要进行技术储备,为未来做准备。

  毕竟陆军所需要的陆战武器也不是只有搭载机枪的装甲车、搭载火炮的坦克这两种,未来肯定还会需要更多种类的机动车辆的。

  根据罗志学的后世经验来看……半履带式车辆也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的,可以作为轻型的装甲车辆使用,也可以作为拖拉火炮的车辆使用,这种类型的车辆在二战中应用比较广泛。

  德军和美军都大规模研发并装备了半履带式车辆……在原时空二战的这个时间节点里,半履带式车辆还是具有比较大优势的,既保持了履带式车辆的复杂地形通过性能,又保持了轮式车辆的造价低廉,发动机以及变速结构,驾驶方式和轮式车辆相同等特点。

  可以说是同时综合了这两种车辆的优点……但是也同时具备两种车辆的缺点,导致半履带越野不如全履带,公路行驶不如轮式,同时工艺以及造价还有后续的维修保养等都要比轮式车辆更复杂。

  因此在战后轮式车辆的性能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中央轮胎充气技术,独立悬挂技术成熟并应用后,轮式车辆也就彻底取代了半履带式车辆,成为了各类装甲车辆的主要载体,如装甲车辆,步兵战车,轮式自行火炮,轮式车载迫击炮等。

  而以目前大楚帝国的技术水准而言,半履带式车辆其实还挺好的……毕竟现在的履带式行走结构还是比较的原始,同时复杂,成本高昂,故障多,也就是坦克这玩意需要使用。

  而轮式车辆的话越野性能还太差……至少目前的楚军所装备的各种轮式车辆,其越野性能要是用后世目光去看,其实都不咋地。

  因此如果能够把半履带车辆搞出来,其实也挺好的……但奈何,这玩意技术难度也不低,江南武器公司那边折腾老旧,暂时也只是纸面设计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