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1084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绝对的工业代差所带来的优势……任凭你怎么努力都不管用。

  所以,国防工业那边的言论就是,搞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干啥,直接敞开了卖……

  不过这只是国防工业那边部分人的言论,在很多帝国高层的眼里,这武器装备还是不能乱买,就算要买也得限制着买。

  比如八毫米系列的连发步枪,甭管是无烟药的还是以前的黑火药的,都绝对不能卖……任凭那些国防工业的人说破天都不会大规模出口的,这东西带来的威胁太大。

  但是这十一毫米系列的单发步枪嘛,还是可以斟酌着卖!

  第1110章 土著之间的军备竞赛

  导致的大楚帝国方面在单发线膛步枪上面松开一定的口子,正式考虑是否对土著藩属国出口。

  除了选择性的加强代理人的军事实力,避免地区动荡,楚国利益受损外,最大的因素还是现在哪怕是楚国人不出口这玩意,很多土著藩属国里活跃的一些叛军,也能够通过走私,偷偷摸摸仿造乃至战场缴获等渠道获得一些线膛步枪。

  很多叛军都喜欢使用线膛步枪,采取小规模的远距离伏击模式来袭击代理人的正规军……这些叛军手里的线膛步枪虽然没多少,而且质量掺差不齐,但是凑个几十支百来支还是问题不大的,然后用这些线膛步枪装备小规模的精锐部队用来打各种伏击战。

  这样一来,代理人的正规军在武器装备上就落入下风了,经常承受一些比较大的损失。

  当然,上述的诸多因素,最后都离不开楚军自身的强悍实力……只有自身的实力足够强悍,武器装备保持了足够的代差,那么这些土著国家的军队哪怕是装备了单发线膛步枪,那么对楚军也造成不了什么实际性的威胁。

  这里,就必须重点提及,大楚帝国的全新一代的制式步枪,即采用八毫米无烟药子弹二十七型步枪,已经在正规军里甲等部队以及海外驻防乙等部队全面服役。

  大楚帝国的新型步枪产量是非常大的,基本上保持了每年三十万支左右的产量,而陆军里甲等和乙等部队加在一起,其实也就大约八十万人左右的规模,算上备用的储备用枪,大概总量需要在一百多万支左右(乙等师平常只保留大部分的人员,但是储备百分之百的武器装备)。

  再过来则是数十万人规模的地方守备部队,即各省丙等守备部队

  再加上近卫军和海军,武装税警,那么第一轮的大规模换装里,大概是需要三百万支左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