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1074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避免麻烦,为了确保两国条约的准确定,乃至一致性,使用中文签订条约最好了,大家都没意见,然后以后找楚国人调停也方便,中文协议一扔出去,楚国人一看就知道上面写了啥。

  诸多种种,都让中文在当代的欧洲地区里显得如此的特殊!

  同样的,这也让诸多领证领地,包括有主权的殖民地,没有主权的租界地里的土著学校受到了土著们的追捧!

  人家土著里的父母,也会鸡娃的!

  为此,不少土著国家里的有钱有势的父母,会付出相当大的金钱代价,用来购买一纸居住证以及购买租界里的房产,又花费高价把孩子送进这种学校。

  其实,他们也更想要把孩子送进面向楚国人孩子的学校……可惜,他们进不去,哪怕是花大价钱都不行……因为法律不允许。

  所有的行政领地里,教育体系都是两套并行的……一套是面向土著子女的教育制度,教的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以四书五经,基本数学等比较基本的教育,然后再加上进阶的琴棋书画、礼仪、理科科普等内容为主……本意是为了培养一些为楚国人服务的服务行业人员以及一些低级产业工人……不过搞到现在,就变成了培养土著贵族人才的地方了……所以才会有琴棋书画,礼仪课程这些东西,而且是作为主课!

  要知道,楚国人自己的教育体系里,都没把琴棋书画当成必修课,而是选修课,你爱学不爱,不过绝大部分楚国人从小都会兼修琴棋书画就是了……但是这玩意学好了不加分,学不好也不扣分,也不纳入升学考试内容……

  至于礼仪课程……那就更扯淡了,在大楚帝国里。所有正规的官方教育机构,正常的私立学校,都不会教所谓的礼仪课程!

  只有一些挂养狗卖狗肉,名义上是培养淑女的私立女校,才会设立这些专门的所谓礼仪课程,教你如何走路,如何坐,如何吃饭,如何展现仪态美……

  而豪门家庭里可没人会把女儿送到这些私立女校去就读……只有少数中高收入家庭会把女儿送到这些私立女校去,不过很多人毕业后,最好的就业大概也就是成为了高端服务场所的服务员……

  至于嫁入豪门,进入上流社会……梦里都没这么好的事!

  当代楚国人的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甚至比明朝那会还要更加的重视。

  哪怕是成为权贵在外头包养的情妇,那都是极少数的幸运儿……根本轮不到普通女人的份。

  到了欧洲这边,一些想要收割土著有钱人韭菜的楚国人就想要套用国内极少数不正经的私立女校的模式,折腾出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礼仪教材,但是搞这些的人也没几个是真正上流社会出身,懂得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礼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