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照红妆(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钟鸣三声,执事掌灯。賛者的嗓音那叫一个响亮,如公鸡啼鸣,穿透了热闹的人群。

  大抵萧寒山也不大爱那些繁琐的婚礼礼节,温芸这一走,顺畅无比。她常听嬷嬷唠叨奠雁之事,想来她也只攥着衣袖,并未见什么鸟禽。

  她隐隐从红布里窥探出个分寸,朦胧一看,萧寒山身材俊健挺拔,并没有一幅文人骨头般的瘦削斯文,只生出凌厉与威严。

  搭手的时候,却又觉得他似天生体寒,只是这双手生得漂亮,骨骼分明。

  她头一次来萧府的时候,总觉得这里冷清异常,甚至不像是有人生活过的样子。如今这一路走的是越来越热闹,总觉得人群熙攘,偌大的声响都嗡嗡在耳畔。省去许多流程,走完全程倒也不算多慢。

  其中能说的是这改口敬茶,温芸的嗓音是温糯,萧寒山一贯冷冽,父母的应唤却也未得一点欢喜。

  温芸心里颤了颤,又有了些猜忌。

  这下屋里是冷清了,屋外是热闹,倒显得她似个局外人。

  端坐着良久,肚子忽地“咕咕”两声,温芸用手撩开了一个小角,屋里无人,只剩龙凤烛烧得明亮。

  她忽地想起曾经读过杨师道的一首诗,“隐扇羞应惯,含情愁已多。”红烛罗帐,锦屏鸳鸯,倘都是如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倒不知这羞从何来了。

  温芸只挑着红布头,又捋了捋那金丝,可怜是真未进食多少,什么愁情羞意,她想食时珍楼的酱肉了。

  “哎哟,祖宗,你这是做什么啊,快快放下。”嬷嬷连唱着就奔来了。

  温芸从盖头里面望,笑语盈盈,“嬷嬷,我饿了。”

  “能否偷点吃食呀?”

  嬷嬷忽而就板了张脸,道:“都是出嫁的人了,怎么那么小孩子心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