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燥又闷热,知了渐渐褪去,

  我们暂居在一座四合院里,我能勉强听懂北京话的时候,小姑姑也学了一点北京话,又开始跟着唐阿姨满北京的跑,用充满吴语口音的“皇城话”向北京的“女绅士”们宣传着自南边飘来的“女子参政同盟会”的主张。

  这天四合院的原主人,一位目不识丁的满族大妈,看着小姑姑卷着宣传用的条幅出门,就坐在门口扇着蒲扇,嘀咕:“咳,这世道可稀奇了,女娃不成亲不婚娶的,丢了一条胳膊,还整天往外边儿跑。”

  一边嘀咕着又念叨她那个十四岁就嫁了人的姑娘。

  嗨,十四岁,和秋桂姐一样,只比我大两岁呢!

  见我看过来,大妈立刻像蚌壳似地闭上嘴。

  小姑姑说,自从这一两年反满革命以来,前段时候清帝又退了位,满清变作灰朽,原先处处高人一等的满人,就像吓破了胆的鹌鹑,一个个争先恐后割了辫子,改了汉名汉姓。不少人搬离原住处,见到西洋打扮疑似革命党的就诚惶诚恐,压根不敢提自己是满人。

  唐阿姨也说今年袁什么什么上台,将以曾打过“反满”旗帜的孙逸仙等人赶下台去,变主张为“五族共和”,满人才松了口气,这满族大妈才敢开门让我们入住。

  院子门口一阵响动,小姑姑居然又卷着条幅回来了。她神色舒朗,一见我,舒展眉头,神气洋洋地说:“来,小杏儿,姑姑要带你去见证一件大好事!”

  她胳膊下还夹着条幅,一手拉着我,撒腿就往院子外面跑,跑到门口就高喊人力车。

  一路上小姑姑连声催促,到了一幢金碧辉煌的会馆,唐阿姨她们早已等在那里。奇怪的是,门前还站着一位形容儒雅的先生一位年纪更轻,留着小胡子,形貌秀雅的先生。正在与唐阿姨她们说话。

  那个年轻的我不认得,小姑姑要我叫他“宋叔叔”。

  那个年长一点的,我知道,姓孙,那天在南京,唐阿姨和他的一场对峙我至今记忆犹深。

  只是今天,好似全没有芥蒂似的,又说笑起来了。

  孙先生还要来摸我的发辫,被我一闪头躲开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