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武清月回问:“那你在江南之时,见到江南地界上十户之中有几户是种植此稻的,种植的人中又有几户种出的是好稻?”

  宗燕客沉吟须臾,目光有一瞬的恍然:“殿下既然这么问,那我还真不敢说,这稻种已然妥善地推广到家家户户。”

  她顿了顿,又道:“说来倒是还有个笑话,江南地界上不少退还湖泽的私开田地上,种的都是宣州稻。他们说,这稻种的种植时间短,若是这些违规开垦的田地出了什么岔子,说不定还能来得及多收获几批稻谷。”

  能多占到一点便宜,对于这些黔首来说都是好事。

  竟是让宣州稻因此得到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地位。

  宗燕客彼时看到都有些哭笑不得。现如今因为武清月的一番提醒,全想起来了。

  “那么这样的田地,肥力的流失应该也要比寻常更快?”武清月又问。

  宗燕客笃定答道:“不错。早年间的旱灾严重,哪怕是江南道的百姓也多有食不果腹的情况,以至于他们唯恐自己存粮有缺,恨不得一年之间连种数茬。”

  这种病态的情况实不少见,又因为宣州稻的特殊,让其变得更为明显了。

  可这种事情,显然不是宗燕客一个河渠令能够插手的。

  但现在就不同了。

  武清月道:“我将你调回来正为此事。眼下江南河渠修建有殷令使监管,暂时能空出人手来,我想让你担任一个职位,叫做劝农使,将如何开田,如何引渠,如何耕作宣州稻,如何管理肥水的种种事宜,以揭榜示民的方式推行下去。”

  “揭榜示民?”宗燕客大约能明白武清月想表达的意思,可她又很快意识到了什么,问道:“天下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余县,每县之中又分数村,就算殿下打算先将举措推行在江南道,只怕也需要劝农文数千封,为使民众知晓其中的意思,还当图文并茂才是。不知,我这个劝农使能有多少人手?”

  她不会觉得这只是个类似于巡官一样的职务。

  此事说小可小,说大也可以很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