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或许在修编文书之余,还会需要她们如同天皇陛下的御前待诏一般,去处理其他的问题。

  所以每一个时务策问题都是有的放矢。

  那么她在哪一个问题上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优势所在呢?

  或许,能够言之有物的,也只有第四个问题。

  那是一个两问合并,出自太平公主的教习老师郑纭之手。

  前半句问的是,《史记》写汉武帝,书中多有讽刺的意思,在汉代之时,对其的评价大多说它是谤书,比如东汉王允杀了蔡邕的时候,就说,“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所以王允也不能留着蔡邕,让他的笔有机会写下第二本谤书。修编史书的人写出一本“谤书”,是应当的吗?

  而后半句则问,《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与《史记》相比,存在哪些不同之处。

  颜真定年纪虽然不大,但通行于世的史书,她因家传的缘故,已有十多年的通读精读历史,对于史记的争论她更是多有耳闻。

  前汉之时,碍于汉武威仪,对于史记多是批驳远远多于褒奖,到了今朝,则显然能以更为客观的方式看待。

  只不过,修国史之事实在像是个烫手山芋。

  司马迁有写《史记》发于情的控诉,当朝的许敬宗又何尝不是被指控对史料有所删改。

  若要评点、甚至是参与到这样的事情中,她无疑需要莫大的勇气。

  以天后一步步攀升的权势,或许在她选择了回答这个问题时,也就会给自己选定未来的命运。

  如此说来,她……真的要写吗?

  然而在她犹豫于此的时候,耳边传来的,正是邻座以炭笔摩挲书写于纸上的声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