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祚荣身居其中看得到,十年变迁之间,耕者有田,居者有屋,一直从泊汋扩展到整片安东大都护境内。

  以至于高丽遗民此后以大唐子民自居,再不谈复国之事,靺鞨部纷纷来归,甚至有自黑水平原那头远道赶来。

  语言和文字便很快在其中巩固着归属感,律法与礼仪则让官吏的管辖变得更加容易。

  倘若再让祚荣去选一次的话,在当年他绝不会举起那支意图射向安定公主的弓箭。

  好在他并未能够得手,反而是在今日作为辽东子民中的一个代表,写下了这个答案。

  相比起在此问上落笔不绝的考生,祚荣给出的答案,就算加上了随后的例证,也绝对算得上是短的。他写字的速度也并不快。

  但当此地的监考官朝着这个有胡人相貌的年轻人看去的时候,实不难发觉,他在落笔之时的从容不迫,很有一种在问答家常便饭的闲适。

  同样有着这样表现的人,在学士院的考场中还有一位。

  但她手中握着的,不是毛笔,而是一只炭笔。

  她的眼睛看着前头的考题,炭笔则在备用的纸张上缓慢而稳健地书写运算。

  那是时务策选答的第二问,出自义阳公主李下玉之手。

  这道结合了多地粮仓贮存损耗、水渠运载能力、船只续航、路线选择的算术实在很复杂,也必然不会在大多数参与考核之人的选择范围。

  但王师若的情况不太一样。

  她的曾祖父完成了算经十书之中的《缉古算经》,开启了三次方程的求解。所以她幼年之时以桃枝在地上写画的,便是《缉古算经》中的民工修筑等腰梯形河堤的问题。

  炭笔比之毛笔更为稳定扎实的手感,也让她在一行行计算之时,觉得自己并非身在考场之上,而是在家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