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英国公领人前来践行之时,他看向李清月的目光,分明不是在看一个晚辈,也不是因暂时托付了长孙在她的手底下,要做个操心的家长,而是确实在将她当做一员可靠的将领。

  还是一个,敢于在临危之际挑起大梁的将领。

  “我昨日跟你说的话你应该没忘吧?”李勣问道。

  “没忘。”李清月答。

  英国公这个人真是有意思得很。

  她本是去请教些尽快统御部将之法的,结果英国公说,临到战前了,这种东西没必要临时去学。

  公主当年有办法收拢那些河南道、河北道的府兵,也能在抵达辽东封地后不久就让那些高丽人臣服,在统御人心这件事上其实是很有天赋的,他没必要指手画脚地乱教。

  还不如聊聊当年的松州战事呢。

  参与松州之战的将领都已故去了。

  侯君集随同李承乾谋反被杀。出身东突厥的将领执思失力受房遗爱谋反案被株连流放,于前两年间病逝,副将刘兰在贞观末年以谋反罪被腰斩。唯一得到善终的副将牛进达也在永徽年间病逝。

  这么一来,剩下的知情者多是些小兵,已不在朝中了。

  反倒是英国公彼时就已封国公,对于各地战况知道不少。

  他说,当年的松州之战,吐蕃同样是在存有内患的情况下发动的对唐战争,也是自诩拿到了发兵的主动权,但唐军不断以奇袭、夜袭之法打乱吐蕃的阵脚,直到吐蕃大臣为了劝谏松赞干布撤兵平叛甚至搞出了自杀的操作,最终促成了吐蕃退兵、遣使谢罪。

  这可见什么呢?

  “我记得的,”李清月朝着他举起了送别的酒杯,“我李唐虽是上国,但交战之中不必顾及体面。既然前人典范在先,又是吐蕃先不讲信义杀我大唐驸马,我大可以为求取胜——不择手段一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