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更像是故事的描写手法了。

  “陛下是不是觉得,当邢国公写到他们被渊盖苏文拦截在蛇水以北,又恰逢两位行军大总管病故的时候,心都先被揪起来了?”李勣叹了口气,“不瞒您说,我方才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若要我说的话,这可能不全是因为邢国公有惜才之心,也是因为……他在任雅相和庞孝泰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李治:“他……”

  “陛下先不忙着说什么他不会到这个地步。”李勣认真说道,“对于武将而言,就算是倒在胜利之前也绝不会是遗憾,甚至若是陛下需要有人负责统领兵马的话,老夫如今也敢亲自上阵!”

  他缓缓出声,似乎生怕李治听漏了半个字,“将领怕的,是后继无人啊。”

  随着地域的扩张,边境与外族衔接的地盘也就越来越大,可此前一起打天下的那些人,都已经或是战死或是老死。

  到了往后,到底要由何人来坐镇边陲,保护大唐平安呢?

  这份有感而发的唏嘘过于沉重,竟让李治在一时之间没敢去接。

  他又已听到英国公继续说道:“您没有发现,您麾下的番邦将领也越来越多了吗?”

  李治的脚步微微一顿。

  “能用番邦将领不是坏事,甚至是君王有容人之量的表现,但若是番将太多,又成取祸之道了。反倒是安定公主,哪怕再出一个天生将才,她也不会走上天策上将的最后一步,而是陛下安定八方的支柱。”

  英国公不带一点停歇地说出了自己的结论,“所以我和苏将军的看法一致,您与其纠结于到底要不要给予重赏,还不如真将她栽培成大唐的一方主帅,作为我与邢国公等人陆续退场后的接力之人。若是一场战事不够的话,不如给她更多的机会。”

  大唐正在用人之时,又怎能因为一些“并无前例”的理由,就错过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呢?

  这句万分恳切的话,让李治都不由陷入了沉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