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险些想说慈祥,或者说是很有照看珍宝的保护欲,又觉得把这个词放在自己年仅五岁的女儿身上不太合适。何况阿菟真如她的乳名一般,平日里便像是个张牙舞爪的小老虎,哪跟慈祥有什么关系。

  最后只憋出了后半句,“很有长姐风范。”

  但要这么说的话又有点不太对了,毕竟,李弘出生的时间比清月早呢。

  所以一点也不奇怪,他话刚出口就自己又先笑了出来。

  武媚娘回道:“今日贤儿给阿菟送了生辰礼物,让阿菟觉得她平日里对这个弟弟忽略太多了,就成了现在这样了。”

  “要说长姐风范倒也不算错,弘儿和贤儿又没有陛下准允去举办什么水陆法会,也没有刘仁轨这个好老师,能常常在外增长见识,可不就是看起来幼稚一些。”

  李治扶额,“一个阿菟能上下折腾出的事情都已经够多了,要是把我的太子和雍州牧都给放出宫去撒欢,那我看我的头疼病是要再重一点了。”

  自李素节被从雍王改封许王还丢去了封地后,这个空余出来的雍州牧位置没被李治交给其他宗室,而是给了自己的儿子,由李贤担任。

  皇后膝下一个提早册封的安定公主,一个太子,一个雍王,已是再明显不过的天子优待。

  但更让她地位稳固的应当不是这些名号,而是李治本身的态度。

  李治说归说的头疼,在看向面前子女同在一堂的场面中还是嘴角愈发上扬。

  或许是因为他和媚娘都是聪明人,所以弘儿的身体虽不佳,却也是个进学后一点即通的人,负责教导太子的老师除了对他有些仁善的观念不予评说外,其他均是赞美之词。

  贤儿年岁更小,但已能将平日里识字所用书籍尽数背下,好像还对音律有些特殊的天赋。

  至于阿菟就更不用说了,光是能察觉到父母心思,也能为他们分忧解难,就值得李治对她有所偏袒。

  “你说,今日阿菟生辰是个好时候,除了我让工匠给她打造的一套木制兵器和演武室外,要不要让她提前领到自己的食邑实封,往后还能每月领取到定额的银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