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治很明白媚娘是什么样的人。她毕竟是依托于自己的身份才能坐上皇后的位置,也一直很清楚,到底谁才是她的利益同盟。

  只听得武媚娘从容答道:“应该说是因为那场水陆法会催生出的想法吧。”

  “彼时我同阿菟一并在洛阳街头随着人群而动,听见他们对于陛下自来到洛阳的种种举措赞誉有加,将洛州刺史贾公能得泉下安息归功于陛下,又见洛阳百姓极容易满足,为天津桥重修和堤坝建立而喜,不由感慨——”

  “洛阳实为人文鼎盛之地,旧朝都城所在,有文心武胆交汇。若只当此地是闲来所居之地,好像有些浪费了。再回来一番细数,竟有如此之多的长处,这才冒险在陛下面前谏言。”

  她这话说的稳稳当当,让李治本还觉得她有几分私心的想法,都飞快地压制了下去。

  李治更无法忽略掉,她字句恳切之时神情舒展大气,真有国母之风。

  他斟酌了一番,回道:“我会慎重考虑此事的。”

  他恰好瞧见了摆放在桌案上的《永徽律》,便道:“太尉等人自修编完毕律法,补充疏议后,因礼官上奏贞观礼节有缺,重修五礼章程,现如今已大略完成,只差校对。正好将此事与他们商定一二。”

  武媚娘敏锐地听出,李治在提到太尉二字的时候,也不知是不是因长孙无忌自前来洛阳路上发难后便偃旗息鼓的缘故,态度温和了不少。

  李治近两年间陆续起用对他而言的有用之才,甚至连一度因李承乾谋反而被贬官的杜正伦都给捞回朝中,相比较于长孙无忌党羽的落寞,更显意气风发。

  在这样的对比之中,他的好态度是何意思不言而喻。

  可长孙无忌真的会同意这个建立洛阳为东都的决定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