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3 / 3)
“他只说,公主告诉他,陛下要等一个时机。”
听到这里,崔知温眸光一闪。
第46章
等待一个时机?
这可不像是一句寻常的话。
当崔知温与崔元综在洛阳城中暂时安顿下来后, 崔元综便听崔知温找上门来问道:“你年少聪慧,不如与我一并分析分析这其中的情况。”
“陛下所等的那个能被留在石碑之上的名字,会是谁的?”
崔元综闻言朝着崔知温看去。
这位比他大上十来岁的同宗长辈, 一面说着他说话不够谨慎,一面也因自己未经官场,在脸上透出了几分情绪来。又或许, 这仅仅是因为在他面前不必有所保留而已。
他心中冷嗤了一声,垂眸答道:“贞观十二年, 太宗颁布氏族志,以皇族李姓为首, 外戚长孙氏为次, 以我五姓七望各家为第三等。”1
彼时李唐宗室一改南北朝时期排列宗族姓氏的规则,直接将皇族姓氏排列在第一位,更是罕见地将外戚也给提拔到了五姓七望的前面, 足以让人看到李世民的态度。
在李世民看来,山东望族对于他李唐起兵夺取天下根本没有提供任何一点助力, 甚至都没几个在朝中做官的人,尤其是山东的崔、卢、郑、李几家, 更可以说是日渐衰微,却还在将五姓女嫁到其余各家的时候索要高额的聘礼,简直全无道理。
既然如此,不必将他们的名字排列在前。
这才有了现如今的《氏族志》。
崔元综说到这里,固然话中无有波澜, 却分明有几分讥诮:“可这第二等的姓氏, 又真对大唐有所裨益吗?” ↑返回顶部↑
听到这里,崔知温眸光一闪。
第46章
等待一个时机?
这可不像是一句寻常的话。
当崔知温与崔元综在洛阳城中暂时安顿下来后, 崔元综便听崔知温找上门来问道:“你年少聪慧,不如与我一并分析分析这其中的情况。”
“陛下所等的那个能被留在石碑之上的名字,会是谁的?”
崔元综闻言朝着崔知温看去。
这位比他大上十来岁的同宗长辈, 一面说着他说话不够谨慎,一面也因自己未经官场,在脸上透出了几分情绪来。又或许, 这仅仅是因为在他面前不必有所保留而已。
他心中冷嗤了一声,垂眸答道:“贞观十二年, 太宗颁布氏族志,以皇族李姓为首, 外戚长孙氏为次, 以我五姓七望各家为第三等。”1
彼时李唐宗室一改南北朝时期排列宗族姓氏的规则,直接将皇族姓氏排列在第一位,更是罕见地将外戚也给提拔到了五姓七望的前面, 足以让人看到李世民的态度。
在李世民看来,山东望族对于他李唐起兵夺取天下根本没有提供任何一点助力, 甚至都没几个在朝中做官的人,尤其是山东的崔、卢、郑、李几家, 更可以说是日渐衰微,却还在将五姓女嫁到其余各家的时候索要高额的聘礼,简直全无道理。
既然如此,不必将他们的名字排列在前。
这才有了现如今的《氏族志》。
崔元综说到这里,固然话中无有波澜, 却分明有几分讥诮:“可这第二等的姓氏, 又真对大唐有所裨益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