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正是这出蹭课行为,让她发觉自己好像没有那么讨厌念书。

  不错,她在听到北朝历史那段的时候,囫囵记了三两个名字便被绕晕了人际关系,借着午后的困意直接睡了过去。

  但在听到那实地授课讲到三门峡水道和南面崤函陆路的时候,她又完全清醒了过来。

  刘仁轨讲的,就是她们现在车驾走的这段路。

  这可听起来有意思得多了。

  “这里,就是我们出发之时所在的长安,往东,就是我们刚过的潼关,自北方流来的大河在潼关之前为秦岭所阻,不能继续南下,只能往东流去,抵达的方向就是洛阳。”

  那是黄河的几字弯拐口。

  “我们即将走的这条崤函道,就在转为东西流向的大河南边,起步之地乃是秦岭山前的一条通道,若要往前追溯来历的话,都能追溯到周天子东迁的时候了。”

  “至于为何要走陆路而不走水路,那就要说到在中段的三门峡位置。”

  刘仁轨提笔,又在中间做了个标记,“此地的河中有三道峡谷,名为人门、神门、鬼门,其间礁石横行,异常难走。”

  李清月接道:“所以不仅我们不能走,从江南、山东等地送到洛阳的粮食也几乎不能走这条路送来关中。”

  这是她在听卢照邻提及逐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的事情。

  “对,”刘仁轨答道,“水路不好送进来。”

  “与此同时,这段水道两岸青山渐渐收拢,陆路便在这里和水路有了分叉,不能继续顺流而走,只能斜向东南穿行进入崤山中,我们所走的北崤道就是从这儿转道前往渑池,而后抵达洛阳。”

  “若要将洛阳的粮食送来关中,若不经由太原方向绕行,一般就是走的这条陆路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