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2 / 4)
当身着平民衣着的宫人载着李清月等人往那“寻橦之戏”方向而去的时候,坊市的交叉口上,便有一队旱船经行而过。
以竹子与布做成的旱地莲舟挂在人身上,成了一艘艘可以随着人在陆上行走而动的小船,随着锣鼓声动,就是一列时而快走,时而翻转的船队。
“那本是因纪念屈原而设的赛龙舟,只是因有些地方没这等水上行舟的条件,便改成旱地行船了。也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意思。”
见李清月看着这列正表演起“颠簸”姿态的小船们,卢照邻开口解释道。
别管小公主能不能听懂,他接了活总是要干的,不能影响到邓王的颜面。
但他大概不会想到,李清月还真能理解这些人的愿景。
接连在关中发生了两年的暴雨,虽说都未造成过于惨重的后果,但想必没人希望暴雨还会持续到第三年。
是该乞求风调雨顺的。
所以并不奇怪,同样是自街头行过的马车之上,胡姬拨弦而歌,唱得也是轻快的丰收歌谣,还挺有一番异域与中原结合的混搭美感。
而当李清月行到那先前吸引住她注意力的高竿飘带位置之时,更是瞧见,在背景的天幕之下,这片似是专门用于曲乐杂艺的坊中,数丈长的竹竿扎在中间空出的表演场地上。
长竿之上捆缚着形同山峰与云雾的道具,戴竿舞者则穿梭其间,手持绛节。
虽未有一句唱词,竟也能令人体会到这出表演之中的意思。
那是身姿轻盈的持令使者要往云间去请一场恩泽之雨。
此雨必是随令而停的。
因主竿与那些辅助的高竿各自相抵,交错入云,这才能令她之前隔着这样远的距离也能瞧见。
↑返回顶部↑
以竹子与布做成的旱地莲舟挂在人身上,成了一艘艘可以随着人在陆上行走而动的小船,随着锣鼓声动,就是一列时而快走,时而翻转的船队。
“那本是因纪念屈原而设的赛龙舟,只是因有些地方没这等水上行舟的条件,便改成旱地行船了。也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意思。”
见李清月看着这列正表演起“颠簸”姿态的小船们,卢照邻开口解释道。
别管小公主能不能听懂,他接了活总是要干的,不能影响到邓王的颜面。
但他大概不会想到,李清月还真能理解这些人的愿景。
接连在关中发生了两年的暴雨,虽说都未造成过于惨重的后果,但想必没人希望暴雨还会持续到第三年。
是该乞求风调雨顺的。
所以并不奇怪,同样是自街头行过的马车之上,胡姬拨弦而歌,唱得也是轻快的丰收歌谣,还挺有一番异域与中原结合的混搭美感。
而当李清月行到那先前吸引住她注意力的高竿飘带位置之时,更是瞧见,在背景的天幕之下,这片似是专门用于曲乐杂艺的坊中,数丈长的竹竿扎在中间空出的表演场地上。
长竿之上捆缚着形同山峰与云雾的道具,戴竿舞者则穿梭其间,手持绛节。
虽未有一句唱词,竟也能令人体会到这出表演之中的意思。
那是身姿轻盈的持令使者要往云间去请一场恩泽之雨。
此雨必是随令而停的。
因主竿与那些辅助的高竿各自相抵,交错入云,这才能令她之前隔着这样远的距离也能瞧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