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武清月在旁目光一亮。

  在提议找李淳风之前,她原本以为对方会用上什么神棍卜卦的办法,没想到这位上来汇报,竟然是统计学的范畴。

  但仔细想来,李淳风会以这等方式向李治进言,又不奇怪。

  他毕竟是参与编纂史书之人啊……

  李淳风不知让他被拽来万年宫的始作俑者心中种种腹诽,已接着说了下去:

  “后汉国都不在长安,而在洛阳,长安因兵祸,百姓流离逃难,水患之灾几近于无,百年之间不过两次而已。”

  “可到南北朝之时,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都曾以长安为国都,在此期间,四十年有水患十二次。”

  “隋唐重定天下,以关中为立足之地,此地重归繁盛,水患再度增多。武德元年、武德六年、贞观三年,均有大雨连绵,继生水患。”

  “以臣愚见,渭水之河只怕承载力有限,沟渠营建不足,因此——关中越是人口昌盛、民生繁茂,便越是有滋生水患之可能!”

  李治听到这里,脸色已有几分不好看。

  按照方今的习惯,如有大旱或是水灾,往往不是帝王问责己身,便是由朝中要员担责。

  就像去年的关中大旱,长孙无忌就一度请辞,这是一个道理。

  然而今日,李淳风却说,是关中越兴盛,渭水就越泛滥?

  这道理听起来并不难理解,可对于习惯性将其联想到天威之上的人来说,这规律总结得着实惊人!

  但即便如此,他也总不能因这样的几句话,就做出什么疏散关中人口的决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