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三狗态度诚恳:“我会努力的,娘。”

  老太太一拳头打在棉花上,转头又去说自家儿子:“还有你,也多上点心!眼瞧着就要再长一岁了,还没个后怎么行?”

  江子霖也很诚恳,说:“我也会努力的,母亲。”

  这妇唱夫随可把老太太堵的慌,撂下饭碗就离席:“我去散散心!”

  二姨奶奶忙追出去哄,江子霖本也想出去,被大姑奶奶江昭玉拉住了:“母亲没事,她就是吃好了,你坐下安心吃吧。”

  江子霖又看了看,遂作罢。

  那箱金子有四五斤重,换算成银子,有足足800两。

  添上这笔银子,能做的事就更多了。

  临近年关,正要到商铺收益的时候,江子霖和陈三狗跑了河西县几个地方,买下了35间商铺和120亩山地,总共花费五百两。

  30间商铺分别是10间粮食铺、3间成衣铺、3间裁缝铺、5间布铺、4间酒铺、5间茶楼、5间杂货铺。

  相应的货物和掌柜伙计也都采购雇佣完毕,准备着过年卖货,这部分总共花费四百两,因为基本上都是从别家进的货,自然要贵一些。

  所以江子霖又开始琢磨开酒厂、纺织厂等新兴的产业形式。

  这些厂子是近些年才规模化的,以往都是小型的家庭作坊,效率不高产量还低。

  后来有人发明了大机器,有预见性的大户投资生产了一批这样的机器,逐渐地就形成了大规模产业化的各种厂商。

  但由于工厂刚开始兴起就连着荒年,最基础的粮食都供应不上,这类厂商就更难存活,大多在荒年中被荒废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