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377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此来确保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精品电影。”

  话音落幕,令人不禁想象什么才是精品电影?

  电影行业对这种宣称并不稀奇,因为国内一直都有点兵点将、大干特干的风气,无非是选出一批尖子出成绩,寄望于靠一两个猛男带兵攻城略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这种事情屡屡发生。

  只是不知道谁的电影算精品,谁是“具有旺盛创造力、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艺创作团队”。

  冯大炮觉得是自己,他当然喜滋滋了:《1942》入选13年金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演、最佳导演等奖项,虽然这片子票房奇低无比,但亏掉的巨亿就像是朝文艺教宗交出去的赎罪券,他的灵魂买到了上天堂的权利,他将要得到巨星哨的待遇。

  张一谋不觉得是自己,因为他已经有巨星哨了,他在奖项上独孤求败,加上历史最伟大的奥运开幕式,他配得上自己的哨子。

  陈恺戈以为是能多建造一些影视城,因为电影的不卖座,他的电影集资不得不接受越来越多的限制性条件。

  《小时代》导演郭小四认为自己也可能有巨星哨,“世界在这样一个温柔的角度里被切割。日光像水银般倒灌进去,所有的缝隙都被填满。凝固后发出镜面的光,反射出一千个世界……”现在方沂引来的日光,照亮了他这样的新人导演的缝隙和全部世界。

  票房高当然是精品电影了,主旋律也必须是精品电影,发展了电影工业、具有拍摄技法创新的当然也是精品电影……大家不知道具体的审核标准是怎么样,只觉得好像人人都有机会,这哨子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除非有的人一切要素全占了,他肯定就享有巨星哨。

  方沂!

  哨子当然有他了,他是导演领域的超级巨星。

  事情的发展远不止此,在电影层面的表达后,片场渐渐迎来接待考察团的潮流,其中任何一个都得罪不起,以至于郭凡练就的人情练达在这种接待中大放异彩。他在许多领导面前留下了印象,把自己塑造为天赋不如方沂,但努力至极的丐版方沂。

  但是考察团来的太多,郭凡也逐渐苦不堪言,《流浪地球》剧组接近半个月什么事情也没有干,每天的日程都被接待工作占满。

  郭凡说:“我大学毕业后,有段日子住在京城近郊的城中村,那时候奥运还没来,城中村没有被拆,有记者发现城中村住了许多大学生,其中不乏京城大学、水木大学这种名校,于是引起了轰动,来下访和关心学生的社会名流络绎不绝,也有很厉害的人在某些场合提出了议案,给了实质帮助……但是后来我麻木了,我发现他们没办法关心到每一个人,他们关心水木大学的、关心京城大学的、关心长得好看的打工者,他们的关心有先后顺序……像我这种人,好像总是排在嘘寒问暖的最后一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