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108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凤三年,圣人驾崩。按礼,当由太子灵前继位。然,先太子薨逝后,先帝并未再立太子,先帝所余诸子皆推辞不受,首辅刘夏献龙袍,恭请摄政皇后徐耀登基。徐耀三辞三让,衮服祭天,登基为帝,改元昭明。

  昭明元年三月,扬州刺史苏能起兵,檄文传遍天下,“拨乱反正、复大穆宗庙社稷”。

  新帝委任大穆宗亲、靖江王赵文为大将,一月之后,捷报传至京城。

  有人谋反意料之中,新帝敢用先朝宗亲,姿态之高、信心之足、评叛之快,天下人复有何言?

  又有周边各族归附,其中有彝人土司宁芳夫人,代表十八寨进京献土,自愿归附朝廷,愿受羁縻。

  如今,拥有从龙之功的萧安宁水涨船高,已是礼部侍郎。礼部有礼部的用处,在先太子手里,是按部就班、束缚自身的工具,在萧安宁手里,礼法是权利的延伸,是斗争的工具,礼部侍郎的官位是更上一层楼的踏板。

  彝人土司进京朝贺,正附和天朝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需求,土司又是女子,要素齐全,朝廷非常重视此次朝贺。

  土司住进四方馆之后,萧安宁和鸿胪寺少卿一同接见了这位宁芳夫人。

  鸿胪寺少卿虽早有打算不多言,毕竟萧侍郎和宁芳夫人都是女子,更好交谈。但是看到萧侍郎和宁芳夫人对视,都不做声,还是感到有些奇怪:“萧侍郎?宁芳夫人?”

  两人默契一笑,各自落座。

  鸿胪寺少卿忍不住问道:“萧侍郎与宁芳夫人相识?”

  “一面之缘,神交已久。”上辈子,在押解上堂的时候,见过一面。

  见萧安宁没有多说的意思,鸿胪寺卿也不多言,按规矩交待起觐见礼仪、通译、奏本之类的事情。

  沟通好公务,萧安宁随鸿胪寺卿一同告辞。

  随后,朝廷举行国宴,庆贺新帝登基,地方大员、诸部首领、藩属使臣,一一上表贺喜。国宴隆重奢华,威仪赫赫,君臣皆满意而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