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将他大大地夸奖了一番,便一道圣旨把他发配边疆去了。

  据说常清河是带着一口棺材去的,这乃是下了必死的决心,要当个镇守边关的忠臣良将了。

  棺材非名贵的木材,然而很沉很厚,八个人才勉强抬进了指挥使大人的官邸。李明堂一路小跑地来找他,寻了半天没见着人,结果发现常清河竟然躺在棺材里呼呼大睡,棺材板都让人给盖严了。

  “爷爷喂,也不怕闷死了自个儿。”李明堂推开棺材板。

  “大冷的天,不闷,躺在里面还挺暖和。”常清河一脸安详的笑容。

  李明堂也顾不得晦气不晦气了,就靠在棺材前向常清河汇报军情。

  雁门关对于常清河来说乃是初来乍到,指挥使走马上任只带了千余亲兵,其余的人都留在东海边了,兵们痛哭流涕十八相送,知道常清河走了,从此没有那么多饷可发了,没准活儿要比以前干得更多。倭寇们听说常清河去北面打蒙古人了,也欢呼雀跃起来,觉得又可以上岸来烧杀抢掠了。

  常清河对此都没往心里去,他专注地听李明堂汇报,准备在雁门关驻扎下来,白手起家,好好干。

  “几个千户里头,马玉说得上话,其他人都听他的。要把马玉这边打点好了,其他人那边都好办了。”说罢李明堂压低了嗓门,“明日指挥使头一遭在这里检阅部队,您要给他们一点下马威吗?”

  “边关上的戍军过的都是苦日子,不像江浙,沙地上随便撒点种子就是满地的庄稼,何必呢?这一年里,非但不要给人家下马威,还要上下打点好。”常清河手里捏着一个核桃,核桃表面已经摸得油光水滑。

  “拿什么打点?”

  常清河道:“这里不比江浙,倭寇来抢,我们不能东渡过海追去倭国。这边过了长城就是关外,水草丰美,牛羊遍地,没有钱可以去关外抢啊?”

  “……”

  常清河用核桃敲着棺材板,玩得不亦乐乎。

  “马玉这个人,听说贪得无厌,怕是打点起来不容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