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108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刘彻喃喃道,“这便是圣人所言的德政吗?那……那是圣人之言啊,自古以来哪个帝王不知道重民富民呢,可谁又真的做到了……”

  后人是前秦时期孔孟之道的继承者啊,但他们似乎又不仅仅是继承,他们将数千年的时光背负在身上,却没有视为负担,而是融会贯通、取其精华,不好的就批判,好的便发扬。

  刘彻眨眨眼:他们老刘家好似也是如此,这不是他刘汉家风吗?

  但随即又苦恼:行仁政、与民同乐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太难了,就算是他有此行,底下的官员却难保不会中饱私囊、阳奉阴违,后人又是如何确保人心不会变呢?

  兵卒有数十万,总不会人人都认字、都知晓且奉行孔孟之道吧……刚想到这儿,刘彻忽然猛地站了起来,他像是抓住了一团乱麻中最重要的一个线头:

  不不不,后人的兵卒还真是人人都认字、知晓道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原来根源在这!

  怨不得后人刚刚立国,甚至还未立国之初,便费尽心机要扫盲、发展教育,哪怕战火纷飞,身后都还背着识字的板子一边行军一边读书,原来如此,教化世人,便是教化这天下。

  以“民本”施行“仁政”,又施行“仁政”以实现“王道”!

  刘彻可谓大彻大悟!

  “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后人治世的法子,原来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这样浅显的道理,当年高祖便说过:“王者以民人为天”,是啊,这样的道理,早早便摆在了他们面前,他们却从来不知道如何去用。

  教化天下显得如此之艰难,但若是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以小博大,能教一个便是一个,总有一日会实现的。刘彻又想起后人崇爱的管理员说的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初闻不知其意之深,如今才明了这些话都是真知灼见。

  与刘彻一般想明白了来龙去脉的帝王大有人在,唐贞观年间,李世民提笔写下:“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宋赵匡胤告诫臣下:“国非民将何以为君?”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想起自己把《孟子》删改的事儿,两眼望天,挠了挠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